[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软隔板结构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2642.1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8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燕;苏华;吴华祯;刘顶新;王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9/95 | 分类号: | F02K9/95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刘西云;李微微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隔板 结构 脉冲 固体 火箭发动机 点火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软隔板结构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将点火器安装于推进剂的端面中心,各药柱以点火器为中心,多圈环绕分布在推进剂的端面上,使得各药柱能快速引燃推进剂,大大缩减了第二脉冲发动机点火的延时;也就是说,本发明通过合理排布第二脉冲点火装置中药柱的点阵式结构,并选用长时间工作的点火药柱,使第二脉冲点火装置既能承受第一脉冲发动机工作时的工作压强和振动,又能消除软隔板打开后初始自由容积瞬间增大对第二脉冲发动机点火启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解决第二脉冲发动机点火延时问题;此外,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第二脉冲发动机点火可靠且无点火延时动,减少了部分消极质量,使点火装置结构更加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点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软隔板结构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根据总体弹道和结构需求将装药燃烧室分为第一脉冲装药燃烧室和第二脉冲装药燃烧室,两燃烧室相通中间通过软隔板起到阻燃和隔热作用,两级发动机分别设计独立的点火装置。当第一脉冲发动机工作时,软隔板隔离第二脉冲发动机装药防止其燃烧,第一脉冲工作后,根据总体需求适时进行第二脉冲发动机点火,此时软隔板打开点火装置点燃第二脉冲装药。
根据双脉冲发动机特殊的工作环境对第二脉冲点火装置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第二脉冲发动机采用药柱尾侧面点火方式,常规的端面点火方式虽能点燃发动机装药,但易出现点火延迟,不利于第二脉冲发动机点火,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也就是说,第二脉冲发动机采用药柱尾侧面点火方式,在点火时由于第一脉冲工作完成后的燃烧室均为第二脉冲的点火容腔,与第一脉冲燃烧室连接的喷管上粘接的堵盖已经在第一脉冲发动机工作时打掉,导致第二脉冲点火时点火容腔非常大,喷管无堵盖且软隔舱打开压力小不能维持燃烧室内点火压力的建立,且第二脉冲装药为初始燃面小的端燃药柱,点火火焰不能及时点燃发动机主装药,点火能量流失造成点火延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二脉冲发动机点火延时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软隔板结构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既能承受第一脉冲发动机的工作压强,又能及时点燃第二脉冲点火装置中的推进剂,结构简单、重量轻,有效最终解决第二脉冲的点火延时。
一种适用于软隔板结构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其中,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第一脉冲装药燃烧室、第二脉冲装药燃烧室、分隔两个脉冲装药燃烧室的软隔板4、安装于第一脉冲装药燃烧室的第一脉冲点火装置与第一脉冲发动机、安装于第二脉冲装药燃烧室的第二脉冲点火装置与第二脉冲发动机,所述第二脉冲点火装置包括推进剂6、点火器2以及10个以上的药柱3;
所述点火器2安装于推进剂6的端面中心,各药柱3以点火器2为中心,多圈环绕分布在推进剂6的端面上;
所述点火器2用于当第一脉冲点火装置完成对第一脉冲发动机的点火后,同时点燃药柱3,各药柱3再同时引燃推进剂6,完成对第二脉冲发动机的点火。
进一步地,所述药柱3的数量为10个。
进一步地,10个药柱分成两圈环绕在点火器周围,其中,内圈药柱的数量为四个,外圈药柱的数量为六个。
进一步地,各药柱3以点火器2为中心,多圈环绕分布在推进剂6的端面上时,各圈中的任意两个相邻药柱之间的间隔相等。
进一步地,至少有两圈药柱3以点火器2为中心环绕分布在推进剂6的端面上。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2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维修万向节的工具
- 下一篇:一种尼龙66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