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坡度采集系统、方法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9530.0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7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帅;李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坡度 采集 系统 方法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度采集系统、方法和车辆,通过设置坡度采集模块包括水平仪和角度传感器,其中,水平仪的中心轴与角度传感器的中心轴相互平行,水平仪在第一状态下的倾斜角度与第二状态下的倾斜角度相同;在道路试验中,角度传感器用于采集道路倾角;以及设置控制器,控制器与角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控制角度传感器采集道路倾角的频率,并根据道路倾角计算出第一道路坡度,还用于记录第一道路坡度,并根据第一道路坡度形成转鼓试验的路谱;进而,避免了使用GPS获得道路的海拔高度,以此来获取道路的坡度,通过坡度采集模块获取道路的坡度,使得获取的道路的坡度更加精准,提高了整车道路试验与转鼓试验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辆转鼓试验与道路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坡度采集系统、方法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整车转鼓试验模拟运行实际道路路谱时,会根据整车道路试验时采集到的车速和坡度等参数供转鼓测试台架进行道路模拟控制,以求尽可能与实际道路工况一致。通过转鼓试验在尽可能复现道路工况的前提下,验证一些整车道路试验不方便测试的相关性能参数。
其中,路谱需要的关键参数是坡度,目前主要的获取方法是通过根据GPS测量的海拔计算坡度的方法进行计算,但是通过GPS获取的海拔,其测量方式及坡度换算方法存在以下问题,GPS测量到的海拔变化受精度、不同区域GPS信号强度等影响,存在较大误差,使用此方法采集到的数据,在转鼓台架进行复试时,跟道路试验的一致性存在较大差异;路谱中会出现因GPS信号跟随性差导致的车速极低但海拔变动较大的点,导致计算的坡度异常大,因此需要修改异常点,并且因全程逐秒计算的坡度本身就波动剧烈,毛刺多,在转鼓试验上无法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坡度采集系统、方法和车辆,以获取道路试验中的路谱,提高车辆道路试验与转鼓试验的一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坡度采集系统,包括:
坡度采集模块,所述坡度采集模块包括水平仪和角度传感器,其中,所述水平仪的中心轴与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水平仪在第一状态下的倾斜角度与第二状态下的倾斜角度相同,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指所述坡度采集模块放置在车辆所在的地面上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指所述坡度采集模块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在道路试验中,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采集道路倾角;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角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角度传感器采集道路倾角的频率,并根据所述道路倾角计算出第一道路坡度,还用于记录所述第一道路坡度,并根据所述第一道路坡度形成转鼓试验的路谱。
可选地,所述坡度采集模块还包括:调零单元,所述调零单元用于在所述水平仪的倾斜角度为零时,调整所述角度传感器的初始采集角度值为零度。
可选地,所述坡度采集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第一道路坡度。
可选地,所述坡度采集系统还包括GPS模块和车速采集模块,所述GPS模块、所述车速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GPS模块采集的道路海拔值,以及根据所述车速采集模块采集的车速计算出第二道路坡度;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道路坡度和所述第二道路坡度形成转鼓试验路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坡度采集方法,基于所述的坡度采集系统实现,其中,所述坡度采集系统包括:坡度采集模块,所述坡度采集模块包括水平仪和角度传感器,所述水平仪的中心轴与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中心轴相互平行,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水平仪在第一状态下的倾斜角度与第二状态下的倾斜角度相同,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指所述坡度采集模块放置在车辆所在的地面上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指所述坡度采集模块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
以预设频率获取不同路况下的道路倾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9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