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3040.1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中山恭太郎;柳濑大祐;河合大辅;多田知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20/40 | 分类号: | B60W20/40;B60W10/06;B60W10/08;B62M23/02;B62J45/412;B62J45/41;B62J4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车辆 控制 装置 | ||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含作为行驶驱动源的电动马达以及发动机、用于向驱动轮传递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力的传递轴以及切换是否向所述传递轴传递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离合器;
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具备模式切换控制部,所述模式切换控制部根据规定的模式切换需求,进行用于从停止所述发动机且以所述电动马达产生的动力驱动所述驱动轮的第一行驶模式转变至以所述发动机以及所述电动马达产生的动力驱动所述驱动轮的第二行驶模式的模式切换控制;
所述模式切换控制部包含使所述离合器在不对所述传递轴传递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的断开状态和向所述传递轴传递的结合状态之间切换的离合器控制部;
所述离合器控制部如下控制:
在接收到所述模式切换需求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离合器为半离合状态来利用所述传递轴的旋转起动所述发动机,所述半离合状态是从所述断开状态向所述结合状态转换之间的状态且对所述传递轴传递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状态;
在所述发动机被判定为已起动的情况下,使所述离合器从所述半离合状态暂时转换为待机状态,之后使所述离合器转换为所述结合状态,所述待机状态是所述半离合状态与所述断开状态之间的状态且不对所述传递轴传递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控制部如下控制:
在接收到所述模式切换需求的情况下,使用于使所述离合器动作的执行器的压力为对应所述断开状态的第一压力和对应所述结合状态比所述第一压力高的第二压力之间的第三压力;
在所述发动机被判定为已起动的情况下,使所述执行器的压力从所述第三压力暂时为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三压力之间的第四压力,之后为所述第二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切换控制部包含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节气门开度的节气门开度控制部;
所述节气门开度控制部在所述离合器为所述半离合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节气门开度为基准开度以上的开度。
4.根据权利需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切换控制部包含:
推定所述传递轴的转矩的传递轴转矩推定部;
推定向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负荷转矩的负荷转矩推定部;和
执行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控制的马达输出控制部;
所述马达输出控制部根据所述传递轴的转矩以及所述负荷转矩在所述离合器为所述半离合状态的情况下推定作为所述发动机起动时消耗的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力的发动机损失转矩,在所述电动马达的需求转矩上加上所述发动机损失转矩的量。
5.根据权利需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切换控制部包含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的发动机转速控制部;
所述发动机转速控制部在所述离合器为待机状态的情况下,执行使伴随着所述发动机的旋转的所述传递轴的转速与伴随着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的所述传递轴的转速一致的转速同步控制;
所述离合器控制部通过所述转速同步控制,在伴随着所述发动机的旋转的所述传递轴的转速和伴随着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的所述传递轴的转速之间的差在规定的基准值以内的情况下,使所述离合器转换为所述结合状态。
6.根据权利需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取得车辆整体的合计需求转矩,而向所述电动马达以及所述发动机进行所述合计需求转矩的分配的需求转矩分配部;
所述需求转矩分配部在所述离合器转变至所述结合状态后,执行从所述第一行驶模式的所述需求转矩的分配状态向所述第二行驶模式的所述需求转矩的分配状态逐渐转变的跟踪控制。
7.根据权利需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机状态设定为相对于所述半离合状态无间隙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30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