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室内测试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62536.7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元;朱昆;陈丹丹;郭永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F30/28;G06F16/29;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宇杨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室内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室内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真实场景中影响目标车辆运行的行车因素,构建动力学计算模型;根据所述动力学计算模型,获取所述目标车辆在目标工程线路上运行的实时行车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实时行车状态信息,在室内场景下对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载控制器的核心功能进行测试。本发明提供的轨道交通室内测试方法及系统,充分考虑真实现场影响车辆运行的主要因素,构建动力学计算模型,以实现在室内测试平台即可对目标车辆的车载控制器的核心功能进行测试,从而减少了现场动车进行功能专项测试的资源消耗,同时也可缩短功能验证、修正的周期,提供项目和研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室内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中,车载控制器(vehicle on-board controller,VOBC)是控制车辆运行的关键设备,可以实现车辆运行速度的安全防护(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ATP)和自动驾驶(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ATO),因此VOBC功能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列车的运行安全。
在对VOBC的功能进行测试验证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完成车辆运行、测速等的车辆环境场景配置。如果使用真实车辆进行VOBC功能验证,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验证过程存在安全风险。
目前,上述对于VOBC的功能测试尚不能在室内进行,其主要的难点在于:无法在室内完全模拟真实车辆的运行全过程状态,导致室内的测试结果与现场真实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测试结果不可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室内测试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室内测试方法,包括:
基于真实场景中影响目标车辆运行的行车因素,构建动力学计算模型;
根据所述动力学计算模型,获取所述目标车辆在目标工程线路上运行的实时行车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实时行车状态信息,在室内场景下对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载控制器的核心功能进行测试。
可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交通室内测试方法,所述真实场景中影响目标车辆运行的行车因素,具体包括:车载控制器实时输出的列车牵引力及制动力、风阻、摩擦阻力、车重、线路坡度和响应延时。
可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交通室内测试方法,所述动力学计算模型包括列车实时速度预测模型,具体为:
v=v0+((F牵引-F制动-F风阻-F摩擦)÷W车重-a坡度)·Δt1;
其中,v为实时速度;v0为上一时刻的速度;F牵引为车载控制器实时输出的列车牵引力;F制动为车载控制器实时输出的列车制动力;F风阻为风阻;F摩擦为摩擦阻力;a坡度为线路坡度对列车产生的加速度;Δt1为速度计算间隔。
可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交通室内测试方法,所述车载控制器实时输出的列车牵引力及列车制动力的计算公式为:
F牵引=F初始牵引+(F输出1-F初始牵引)·Δt2÷t延时1;
F制动=F初始制动+(F输出2-F初始制动)·Δt3÷t延时2;
所述风阻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2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