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材料表面晶粒超细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1341.0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0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程菘;徐沁;陈大志;崔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8/26 | 分类号: | C23C8/26;C23C8/02;C21D1/18;C21D1/7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何健雄;廖祥文 |
地址: | 610036***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材料 表面 晶粒 细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表面晶粒超细化的方法,包括步骤:渗氮阶段、淬火阶段、渗氮淬火阶段,本发明共包含4个渗氮淬火循环,经过4次渗氮淬火后,材料表面晶粒细化至1μm以下,表面硬度明显提高。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基于化学热处理的细晶方法,丰富了现有的表面晶粒超细化技术,且该工艺过程简单,参数易于控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晶粒细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材料表面晶粒超细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的大多数失效破坏方式都是从金属表面开始的,因此优化表面的组织结构能有效增强材料的整体性能。作为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手段之一,表面晶粒超细化技术应运而生,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常采用剧烈塑性变形的方式实现金属材料表层晶粒细化,主要包括表面机械研磨、高速喷丸以及激光冲击强化等。其原理是在金属表面施加载荷使其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同时组织内部的缺陷大量增殖,形成亚结构或发生再结晶,从而实现晶粒纳米级细化。然而,该方法制备纳米晶的热稳定性是主要问题,可能会限制其在高温下以及后续热处理过程中的广泛应用。
对于钢铁材料而言,简单的热循环就能细化晶粒。将材料快速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并在奥氏体晶粒开始长大前进行淬火,通过反复快速加热淬火便可使奥氏体晶粒逐渐细化。这种技术要求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都要快,常采用火焰加热、电接触加热、感应加热等方式实现快速加热循环淬火。然而,快速加热会导致奥氏体化不充分,组织不均匀等问题,且单一的循环淬火工艺的晶粒细化效果有限,一般经过3-4次循环处理后仅实现微米级晶粒细化,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来实现表面晶粒超细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材料表面晶粒超细化的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材料表面晶粒超细化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渗氮阶段,将表面预处理的金属材料样品放入真空管式炉中,炉内气压保持在0.05-0.1MPa,真空管式炉以2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到550℃后保温,升温的同时通入渗氮气体氨气;
S2、淬火阶段,完成步骤S1后再以20℃/min的升温速率将炉内温度升至750-900℃,保温10min后将样品置入淬火油中快速冷却至室温,升温和保温过程中炉内压力和氨气流量与步骤S1中保持一致;
S3、将淬火后的样品取出,使用无水乙醇清洁表面油渍;
S4、所述S1-S3的步骤为一个渗氮淬火循环周期,再次重复S1-S3的步骤3次,共计4个渗氮淬火循环周期,即完成对金属材料表面晶粒的超细化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金属材料样品表面预处理的方法为:将所述金属材料样品分别用240目、400目水磨砂纸进行逐次打磨,然后于频率为40Hz的条件下超声清洗10min,冷风干燥。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保温及渗氮的时间为2h。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通入渗氮气体氨气的气体流量为0.5L/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以20℃/min的升温速率将炉内温度升至7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共包含4个渗氮淬火循环,经过4次渗氮淬火后,能将材料表面晶粒细化至0.5μm,材料表面硬度提升至541Hv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13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动压力发电装置及其发电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计数燃气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