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抑制不相关特征的神经网络可解释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45675.9 | 申请日: | 202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8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轩;陶婉莹;庄嘉鑫;邢剑飞;石威;郑伟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N3/0464 | 分类号: | G06N3/0464;G06N3/06;G06N3/08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苏登 |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抑制 不相关 特征 神经网络 解释性 方法 | ||
1.一种基于抑制不相关特征的神经网络可解释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获取输入图像X;
根据所述输入图像X,获取最小化的损失函数,保持选中神经元的激活情况不变,并抑制同一层其他神经元的激活去抹除不相关的视觉特征,同时减少优化结果中产生的噪声,以得到优化后的输入图像;所述损失函数的公式为,其中,和为权重系数,为了保留与选中神经元激活相关的特征,为了去除与选中神经元ki激活不相关的特征,为了减噪;
采用如下公式得到优化的输入图像,保留与选中神经元激活相关的特征:
,
其中,对于第i个要理解的神经元,Fi为原始输入图像对应这个神经元的输出特征图,该输出特征图的大小为
采用如下公式得到优化的输入图像,去除与选中神经元ki激活不相关的特征:
,
其中,N为神经元的数量;
采用如下公式得到减噪后的输入图像:
,
其中,
2.一种基于抑制不相关特征的神经网络可解释性装置,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型模块,用于获取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获取图像模块,用于获取输入图像X;
优化图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图像X,获取最小化的损失函数,保持选中神经元的激活情况不变,并抑制同一层其他神经元的激活去抹除不相关的视觉特征,同时减少优化结果中产生的噪声,以得到优化后的输入图像。
3.一种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抑制不相关特征的神经网络可解释性方法。
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抑制不相关特征的神经网络可解释性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56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