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沉桩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24632.2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9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霞;孙俊丰;胡明方;段国平;闻卫东;杨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机械厂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0 | 分类号: | E02D7/00;E02D7/14;E02D7/16;E01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简克律师事务所 31417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0109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移动沉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桅杆前翻型打桩机,
a)根据桩基施工要求确定打桩机的桅杆(1)高度,在地面空余场地组装桅杆(1),该桅杆包括多个桅杆单元(10)、位于桅杆背面的滑槽(12)、第一铰接座(13)和位于桅杆端部的顶部滑轮架(14),桅杆单元(10)之间连接时通过上方桅杆单元(10)的四个主弦杆(101)下端部的二个封板插板(1012)和二个封板耳座(1013)分别插入下方桅杆单元(10)的四个主弦杆(101)上端部的二个封板耳座(1013)和封板插板(1012),通过销轴锁定后形成桅杆(1);桅杆(1)通过第一铰接座(13)置于机架(6)的上耳座(63)后通过销轴与机架(6)铰接连接;滑轮架(14)固装于桅杆(1)的桅杆单元(10)的顶部;
b)滑槽(12)安装于若干桅杆单元(10)对接而成的上部桅杆(1)的背面;在位于桅杆(1)背面的滑槽(12)的二个长槽钢(121)内安装滑架(3),该滑槽的上下二端设有限位块;
c)在桅杆(1)的背面安装支撑架(2),该支撑架的二个下端接叉(22)分别置于机架(6)后端的二个下耳座(62)后通过销轴与机架(6)铰接连接;该支撑架上端固装调节油缸(21);
d)变幅机构(4)设置于滑架(3)与机架(6)之间,将变幅机构(4)的上滑轮组(43)的支座(431)、支撑架(2)的调节油缸(21)的活塞杆接叉同时置于滑架(3)的滑架耳座(31)后通过销轴枢轴连接;下滑轮组(42)安装于机架(6)的架体(60)的上端面;将调节油缸(21)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液压管路连接到液压系统;
e)利用起重设备将安装妥当的桅杆前翻型打桩机吊运至移动式架桥机的左右二个移动臂架之间的安装位置,将机架(6)与移动式架桥机固装;此时,桅杆(1)处于水平位置;
f)在移动式架桥机的移动臂架上安装变幅机构(4)的变幅卷扬机(41),变幅绳(44)从变幅卷扬机(41)上引出、依次穿过下滑轮组(42)和上滑轮组(43);
g)在移动式架桥机的二个移动臂架上分别安装吊桩卷扬机和吊锤卷扬机,从吊锤卷扬机和吊锤卷扬机分别引出的钢丝绳通过桅杆(1)的顶部滑轮架(14)后连接打桩锤和预制桩;
h)在桅杆前翻型打桩机的桅杆(1)的最前端的桅杆单元(10)的安装二个夹桩器(7),它们分别通过夹桩座(70)固装于桅杆单元(10)的正面的二个主弦杆(101)上,在夹持油缸(7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液压管路连接到液压系统;
2)吊运打桩锤和预制桩
a)利用起重设备将打桩锤和多个预制桩吊运至位于移动式架桥机后侧的已铺设完成的梁板空余场地;
b)利用移动式架桥机的天车将打桩锤吊起并向前移动至桅杆前翻型打桩机的桅杆(1)处,该桅杆为半开式桁架构体,打桩锤通过其侧面的导向板置于桅杆(1)的桅杆单元(10)正面的二个主弦杆(101)上后部分位于桅杆(1)的内腔,从吊锤卷扬机引出钢丝绳绕过桅杆顶部的滑轮架(14)和索具后牢固连接该打桩锤;
c)通过液压系统操纵夹持油缸(72),收缩活塞杆拉动夹持臂(71)的臂耳板(711),从而使夹持臂(71)向上翻起;
d)利用移动式架桥机的天车将预制桩吊运至打桩锤前的桅杆(1)处,该预制桩的一端进入打桩锤前端处的桩帽,由于夹桩器(7)的夹持臂(71)处于向上翻起的位置,便于预制桩顺利进入桅杆(1)前部的桅杆单元(10)的内腔;操纵夹桩器(7)的夹持油缸(72),伸出活塞杆顶推夹持臂(71)的臂耳板(711)后使夹持臂(71)放下,该夹持臂的二个头部和内弧面布置的多个导向块就支承预制桩的外圆周上,从而将外部预制桩锁定在桅杆单元(10)上;从吊桩卷扬机引出钢丝绳绕过桅杆(1)顶部的滑轮架(14)和索具后牢固连接该预制桩,防止预制桩脱落;所述夹桩器(7)有二个,分别设置于桅杆(1)的下部桅杆单元(10)处;所述夹桩器(7)的夹桩座(70)通过螺钉分别固装于下部桅杆单元(10)正面的二个主弦杆(101)上;所述夹持油缸(72)的缸筒端与夹桩座(70)的下耳板(703)铰接,它的活塞杆与夹持臂(71)的臂耳板(711)铰接;所述夹持臂(71)采用圆管弯制而成,其二个头部和内弧面设有多个导向轮,该夹持臂置于夹桩座(70)上部的二个半轴盖(702)的半圆槽内,上轴座(701)分别固装于半轴盖(702)上后使夹持臂(71)借助于夹持油缸(72)的收缩伸展进行上翻和放下动作;
3)桅杆前翻竖直、移动式架桥机前行
a)操纵变幅机构(4)的变幅卷扬机(41),收紧与滑架(3)连接的变幅绳(44),上滑轮组(43)的支座(431)拉动滑架(3)沿桅杆(1)背面的滑槽(12)向左滑动,此时与滑架(3)同时枢轴连接的支撑架(2)也向左滑移并支撑桅杆(1);
b)继续操纵变幅机构(4),收紧与滑架(3)连接的变幅绳(44),使滑架(3)沿桅杆(1)背面的滑槽(12)继续向左滑动;桅杆(1)在滑架(3)拉动和支撑架(2)顶推的共同作用下,绕机架(6)的上耳座(63)作向前翻转动作;
c)当桅杆(1)在滑架(3)拉动下处于与水平面成75-80°时,停止收紧变幅绳(44),用销轴将滑架(3)与桅杆(1)锁定;操纵支撑架(2)前端的调节油缸(21),使其活塞杆伸出顶推滑架(3)和桅杆(1),直到桅杆(1)完全处于垂直状态,锁定调节油缸(21);桅杆前翻型打桩机进入待工作状态;
d)操纵移动式架桥机的左右二个移动臂架沿梁板二侧轨道向前行至桩位处,停车锁定移动式架桥机;
4)启动打桩锤、预制桩沉桩
a)操纵吊桩卷扬机和吊锤卷扬机,分别放出钢丝绳使打桩锤和预制桩沿桅杆(1)的桅杆单元(10)正面的二个主弦杆(101)下行,预制桩依靠自重和打桩锤质量压入地层;松开连接预制桩的钢丝绳,操纵吊锤卷扬机收紧钢丝绳,并在桅杆(1)的合适位置予以固定,防止钢丝绳晃动造成安全隐患;
b)启动打桩锤,使其沿桅杆(1)的桅杆单元(10)正面的二个主弦杆(101)向下锤击预制桩,借助夹桩器(7)的夹持臂(71)二个头部和内弧面布置的多个导向块的导向支承完成预制桩沉桩;
c)在预制桩达到沉桩深度和收锤要求后,关闭打桩锤停止施打,从而完成沉桩施工;
d)操纵吊锤卷扬机,收紧钢丝绳提起打桩锤至一定高度后关闭吊锤卷扬机;
5)桅杆后仰落架
a)操纵支撑架(2)前端的调节油缸(21),使其活塞杆收缩拉动滑架(3)和桅杆(1),使桅杆(1)略微向后倾斜,锁定调节油缸(21);
b)操纵变幅机构(4)的变幅卷扬机(41),慢速放出与滑架(3)连接的变幅绳(44),
此时上滑轮组(43)的支座(431)推动滑架(3)沿桅杆(1)背面的滑槽(12)向上滑动,支撑架(2)同时随滑架(3)沿桅杆(1)的滑槽(12)向上滑移并支撑桅杆(1);
c)继续慢速放出变幅卷扬机(41)的变幅绳(44),此时上滑轮组(43)的支座(431)推动滑架(3)沿桅杆(1)背面的滑槽(12)向上滑动,桅杆(1)绕机架(6)的上耳座(63)转动后仰落架至水平位置;
6)移动式架桥机横移桩位
a)操纵移动式架桥机横移横移机构,使其沿横向导轨移动至下一个桩位;
b)重复2)c、d~5),进行下一个桩基沉桩施工,直至形成一排横向布置的桩基施工;
7)桩基盖梁和梁板铺设
a)操纵移动式架桥机的天车将桩基盖梁运行并就位于一排横向桩基的顶端,完成桩基盖梁安装;
b)操纵移动式架桥机的天车前行至梁板堆放处,将各个梁板分别吊起并向后运行,安装就位于二个桩基盖梁之间,完成梁板铺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桅杆(1)的左右垂直度由移动式架桥机来调整,前后垂直度由支撑架(2)的前端的调节油缸(21)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机械厂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工程机械厂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46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