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4920.1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0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伟 |
主分类号: | H01G11/56 | 分类号: | H01G11/56;H01G11/84;C08F289/00;C08F251/02;C08F292/00;C08F220/56;C08F22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胶 电解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大豆蛋白和脱脂棉放入容器中,加入离子液体,得到溶解有大豆蛋白和脱脂棉的离子液体;2)制备得到质量浓度为3‑5mg/mL的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3)将离子液体与DMF加入,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所得的溶解有大豆蛋白和脱脂棉的离子液体和2)所得的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丙烯酰胺、过硫酸铵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N’,N’‑四亚甲基乙二胺,然后将混合液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80℃的恒温恒湿箱中交联聚合24h,即可得到凝胶电解质。本发明采用来源广泛的、可再生的、价格低量的,且含量丰富的高分子材料——脱脂棉和大豆蛋白为原料,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级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SC)用于低能量、高功率的器件,是满足高功率脉冲要求的理想选择。SC作为储能装置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因为它们具有非常高的功率密度和长的循环寿命。传统的SC通常由两个电极(涂覆在集电器上的活性材料)和液体电解质和隔板组成。基于液体电解质的SC具有若干缺点,例如液体泄漏、自放电、电极腐蚀、体积大、低温操作和难以设计不同形状,这妨碍了它们在便携式微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因此,安全、灵活轻便的SC比传统的SC更具吸引力,可为微型机器人、数码相机、移动电话和植入式医疗设备等微型电子系统供电。随后,将聚合物隔膜和液体电解质结合为均相凝胶相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表现出更高的离子导电性、更稳定的电化学特性和更优异的机械性能。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GPE都是由水基电解质制成,其缺点是随着水逐渐蒸发,它们的电化学性能会随时间而变化。此外,能量密度受到小电位窗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使用离子液体(ILs)来组成电解质。ILs是在室温(RT)下不含溶剂的液体有机盐。它们仅包含离子,被认为是具有一些有趣特性的“绿色”材料,因为它们是各种有机和无机材料的良好溶剂。它具有高极性、非配位、非挥发性,并且具有可调节的溶解性和混溶性。目前,存在多种具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组合的ILs,但由于其高导电性,咪唑阳离子的ILs特别受关注。使用IL作为EDL超级电容器电解质有许多优点。例如,它们具有非常宽的电压窗和大的固有电容,这使其成为高性能电化学装置的良好材料。
随着研究的深入,固体电解质已成为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包括陶瓷电解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和聚电解质。其中,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因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0.0001~0.001S/cm)而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大多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存在强度低、弹性差、压缩易破损等缺陷,从而造成这些超级电容器的压缩能力有限、残余变形大,在反复压缩过程中存在电容退化明显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凝胶电解质,以大豆蛋白和脱脂棉为原料,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制备得到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凝胶电解质。
一种凝胶电解质,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4)将大豆蛋白和脱脂棉放入容器中,加入离子液体,使其充分混合,在80-100℃加热条件下搅拌4-6小时,冷却到室温,得到溶解有大豆蛋白和脱脂棉的离子液体;
5)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在超声功率为500-1000W下超声分散,制备得到质量浓度为3-5mg/mL的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
6)将离子液体与DMF加入,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所得的溶解有大豆蛋白和脱脂棉的离子液体和2)所得的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丙烯酰胺、过硫酸铵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室温下搅拌一小时,超声除去气泡,然后加入N,N,N’,N’-四亚甲基乙二胺,然后将混合液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80℃的恒温恒湿箱中交联聚合24h,即可得到凝胶电解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伟,未经简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49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