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正辛醛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01147.3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3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宋军伟;王永军;李剑鹏;黄文学;谢硕;王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45/62 | 分类号: | C07C45/62;C07C47/02;C07C45/74;C07C47/21;B01J23/66;B01J23/44;B01J27/24;B01J37/02;B01J37/08;B01J37/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辛醛 方法 | ||
1.一种制备正辛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巴豆醛发生气相缩合反应得到2,4,6-辛三烯醛;
(2)2,4,6-辛三烯醛发生加氢反应得到正辛醛;
所述步骤(1)在改性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所述改性碱性催化剂,包括以下组成:基于改性碱性催化剂的重量,活性组分含量为4%-8%,助催化剂中银、氧化镉、氧化铅的含量分别为0.2%-0.4%、0.3%-0.4%、0.1-0.3%,载体的含量为91%-95%;所述改性碱性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选自氧化锌、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锂、氧化钾、氧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碱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载体、硝酸银、硝酸镉、硝酸铅的水溶液在25-40℃混合浸渍12-48h,然后在氮气氛围下400-600℃焙烧4-8h,然后与活性组分混合均匀,即得改性碱性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在改性钯碳催化剂作用下,所述改性钯碳催化剂,包括以下组成:基于改性钯碳催化剂的重量,钯含量为4%-6%,氮、磷、硫、硼的含量分别为0.2-0.3%、0.1-0.4%、0.2-0.3%、0.1-0.3%,碳基载体的含量为93%-9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钯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空气氛围下,将碳源与硝酸、磷酸、硫酸、硼酸混合,预氧化;然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碳化,得到碳基载体;(2)将钯盐溶液与碳基载体浸渍,得到改性钯碳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煤沥青、石油沥青、煤液化残渣、废弃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氧化的温度为150-400℃,预氧化时间为2-4h;所述碳化的温度为600-1000℃,碳化时间为2-4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氧化的温度为250-350℃;所述碳化的温度为700-9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碱性催化剂的用量为巴豆醛质量的0.05-2wt%。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碱性催化剂的用量为巴豆醛质量的0.1-1wt%。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钯碳催化剂的用量为为2,4,6-辛三烯醛质量的0.1~5.0wt%。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钯碳催化剂的用量为为2,4,6-辛三烯醛质量的0.5~2.0wt%。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合反应温度为180-360℃;所述加氢反应温度为90-130℃,所述加氢反应压力为0.5-5MPaG。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合反应温度为250-300℃;所述加氢反应温度为100-120℃,所述加氢反应压力为1-3Mp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11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