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体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96013.7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3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纯;郝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0 | 分类号: | B29C70/30;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金慧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汽车 碳纤维 复合材料 预制 体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体制作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芯体压胶;S2、芯体定型;S3、石墨烯制备;S4、石墨烯堆叠贴敷;S5、石墨烯热压固化和S6、局部区域加强。该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体制作方法,通过对预制体的生产过程中加入双层石墨烯薄层,在不增加预制体体积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强其压力承受的上限值,从而提高预制体的硬度避免其脆化发生功能失效,并且双层石墨烯薄层具有导热特性可在使用时快速传递热量实现热量散发,有利于避免温度快速上升导致配件过热,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即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氢能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体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其中以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又被广泛用于燃料电池氢能汽车中的制动盘或片上,具有极高的适用性与热稳定性,而复合材料生产制造过程中,一般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铺层,提前做好预制体可以大大减少铺覆时间,提高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
现有的以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存在脆性特质,其脆性特质使得以其所制成的制动盘或片在使用易发生非摩擦损伤以及功能失效的问题,严重限制其寿命与安全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体制作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以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存在脆性特质,其脆性特质使得以其所制成的制动盘或片在使用易发生非摩擦损伤以及功能失效的问题,严重限制其寿命与安全可靠性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体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操作步骤:
S1、芯体压胶:将多层布料两面涂覆浸渍胶,并将多层涂覆浸渍胶成型为波浪形,在将多层波浪形的布料逐层叠放,通过热压固化的方式使其成蜂窝板形,在将其裁切成蜂窝条备用。
S2、芯体定型:
对S1步骤中的蜂窝条进行成型;
S3、石墨烯制备:
制备单层的石墨烯薄层材料;
S4、石墨烯堆叠贴敷:
将S3中制成的单层石墨烯薄层置于步骤S2中已成型的蜂窝条两面;
S5、石墨烯热压固化:
将步骤S4中贴敷有石墨烯薄层的已成型的蜂窝条置入模具中热压固化,并在热压固化的同时经由压塑设备进行挤压加固得到预制体;
S6、局部区域加强:
于步骤S5中挤压加工后的预制体的表面薄弱部位铺覆一层或多层单侧表面具有石墨烯薄层的碳纤维毡,并再一次热压加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布料为未脱蜡的无碱平纹布,所述浸渍胶为环氧树脂胶液或聚乙烯醇缩醛。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蜂窝条成型的方法为,将其放入成型模具中,并通过成型模具对进行蜂窝条进行加热并保持一端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单层的石墨烯薄层材料通过机械剥离法利用物体与石墨烯之间的摩擦和相对运动得到。
进一步地,将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单层的石墨烯薄层贴敷于成型的蜂窝条两面,并将上述操作每个面重复两次,使蜂窝条每一个面的表面都贴敷有两层单层石墨烯薄层材料,得到双层石墨烯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60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