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混合秸秆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4546.1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3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冯艳忠;何流琴;何鑫淼;刘娣;张世宏;李凤兰;李柱刚;王文涛;张海峰;刘自广;田明;吴建;陈赫书;吴赛辉;亓美玉;何海娟;王欣;赫兰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C05G5/12;C05F17/20;C05F17/70;C05F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郭红燕 |
地址: | 15008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混合 秸秆 制备 生物 有机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混合秸秆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本发明中的生物有机肥主要是由复合菌剂、秸秆和污泥为原料制备而成,原料中各组分以重量计为:复合菌剂0.1~5份、秸秆10~40份和污泥55~89.9份。本发明制备的有机肥可变“废”为宝,其不仅解决了污泥和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还满足了有机农产品对有机肥的要求。此外,本发明中的生物有机肥,不仅各指标均达到无害化标准和农用标准,其品质也能满足有机肥料产品的质量要求;同时,施用该有机肥,不仅可以提高番茄的营养品质,还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番茄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解决农业污染和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混合秸秆 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秸秆中含有大量的 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养分,其中秸秆中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十分丰富,是作物所 需的优质肥料。
将秸秆自然堆积沤制还田或直接还田,是有效利用秸秆的重要方式,但由于 秸秆腐解速度慢,还易引发病虫害,因而秸秆还田方面并未在农业广泛应用。若 将大量秸秆直接焚烧、堆积或者遗弃,不仅极大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严 重污染了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禁止焚烧和防止污染政策的严格 执行,大量秸秆已成为农业领域的重大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水生物养殖业的普及,生活污泥、养殖污泥和化工 污泥等大量增加。众所周知污泥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寄生虫卵、 病原微生物、细菌、合成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但同时污泥中也含有植物生长 发育所需的氮、磷、钾及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多种微量元素和能改良土壤结 构的有机质。若对污泥不妥善处理,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还 会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210119634.X,提出利用污泥和秸秆生产生物有机肥 的理念。但技术方案笼统、简单、粗糙,无法达到其所述的效果。事实上各种污 泥中的有毒害物质,需要特定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变废为宝。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混合秸秆 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污泥和作物秸秆为原料,既能够解决污泥的 污染处理问题,又能够解决有机肥的制造;同时将秸秆通过添加复合菌剂进行腐 解处理后还田,不但能大量处理秸秆,还能加快秸秆的腐解,提高肥效,改良土 壤,培肥地力。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混合秸秆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所述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 成:
所述复合菌剂0.1~5份;
所述秸秆10~40份;
所述污泥55~89.9份。
优选地,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复合菌剂的制备;
步骤S200:粉碎秸秆:利用锯切法、击碎法、压碎法、磨碎法中的一种或 几种方法将所述秸秆切成长为0.5~2厘米;
步骤S300:取新鲜污泥,使其含水量控制在50~75%;
步骤S400:在所述步骤S300中加入干木屑,干木屑的加入量为所述污泥重 量的16-30%,搅拌混匀,然后进行堆放,堆放时间4~10天,堆温50~70℃, 获得混合污泥;
步骤S500:将所述步骤S100的复合菌剂、所述步骤S200的粉碎秸秆和所 述步骤S400中的混合污泥按照重量份数比:0.1~5:10~40:55~89.9的比例 混合均匀,然后堆积发酵,发酵时间为100~150天,发酵温度为40~60℃,获 得基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4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