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营养全谷多维膳食粉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90930.4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5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征;姜延吉;阎菲;张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拓百世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7/104;A23L3/357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7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第***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 多维 膳食 加工 方法 | ||
一种全营养全谷多维膳食粉的加工方法,它涉及一种全谷多维膳食粉的加工方法。本发明解决现有粗粮制粉技术的粒径最多能达到80目,无法单独发酵制成细粮的口感,现有粗粮不能带着胚芽和种皮一起加工,将去除的胚芽和种皮后续再混入胚乳粉中,影响色泽和烘焙性,易在贮藏中变质。制备方法:制备胚芽孕育后的稻谷,向发酵罐中添加乳酸菌及枯草杆菌蛋白酶发酵粉碎后的颗粒,得到发酵后的颗粒溶液,锉磨至粒径为140目~200目,高压喷粉至高温环境中,且瞬时通过。本发明用于全营养全谷多维膳食粉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谷多维膳食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可食性粮食的加工主要包括:原料处理→碾米→降温→去糠→研磨→分级筛→成品等几道工序。
包括粗粮在内的各种小米、黄米、玉米等多种植物。在这些可食性稻谷中,并不是所有的组成成份都能够食用,几乎要全部去掉含纤维高的种皮,同时损失了部分的胚芽。以有种皮的玉米为例,由胚乳、胚和种皮三部分组成。胚乳含有大量淀粉,并含部分由蛋白质组成的面筋质,是用以制作面包、糕点等各种食品的主要原料。种皮含纤维多,营养成分较少,主要用作饲料。胚芽含蛋白质及脂肪,并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提取胚芽油,用作康复、营养食品。
现行的粗粮加工技术将对人体有营养的膳食纤维、蛋白、脂肪大量甚至全部损耗掉,剩下部分胚芽和淀粉含量占比极高的胚乳部分,不但是极大的浪费,同时严重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全面摄取。如现有玉米粉干法锉磨加工工艺,由于胚芽和种皮的韧性,不能满足机械锉磨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加工锉磨前将胚芽和种皮去掉,只保留胚乳部分进行干磨。但玉米含有胰岛素合成蛋白的核心微量元素三价铬元素含量最高,而且大部分存在于种皮和胚芽中,在传统的玉米加工工艺中,去除种皮、胚芽的干法锉磨工艺不能对玉米的三价铬进行保留。粗粮中的小米类谷物加工中必须要去掉种皮即谷壳,谷壳只能制成麸子作为动物饲料,主要的原因是谷壳的细胞壁不能用传统的机械锉磨破碎,形成了极大的浪费。
现有的粗粮干法加工制粉技术的粒径最多能达到80目,继续深度锉磨会大大的增加成本,干法加工容易在精细锉磨过程中形成高温,使粉糊化,且无法单独发酵制成细粮的口感。有些加工方法为了保留玉米全部的营养价值,将去除的胚芽和种皮脱水烘干后再加入到制成的玉米胚乳粉中,但此方法中种皮和胚芽混入粗粮粉内会影响色泽和烘焙性,且易在贮藏中变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粗粮制粉技术的粒径最多能达到80目,无法单独发酵制成细粮的口感,现有粗粮不能带着胚芽和种皮一起加工,将去除的胚芽和种皮后续再混入胚乳粉中,影响色泽和烘焙性,易在贮藏中变质,而提供一种全营养全谷多维膳食粉的加工方法。
一种全营养全谷多维膳食粉的加工方法,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在温度为37℃~45℃的条件下,将含种皮的稻谷浸泡0.5h~2h,得到种皮软化的稻谷;
二、控制种皮软化的稻谷种皮含水率为60%~70%,得到控制含水率后的稻谷;
三、在湿度为80%~90%及温度35℃~40℃的条件下,将控制含水率后的稻谷胚芽孕育20h~24h,得到胚芽孕育后的稻谷;
四、将胚芽孕育后的稻谷进行表面清洗,去除谷物表面金属屑,得到清洗后的稻谷;
五、将清洗后的稻谷机械粉碎至原体积的1/4~1/3,得到粉碎后的颗粒;
六、在温度为35℃~40℃及pH值为3.5~4.2的条件下,同时向发酵罐中添加乳酸菌及枯草杆菌蛋白酶发酵粉碎后的颗粒20h~24h,然后自然沉淀,在离心转速为800r/min~1200r/min的条件下,离心脱水3min~5min,去掉部分发酵液,得到发酵后的颗粒溶液;
所述的乳酸菌接种量为每毫升140CFU~150CFU;所述的枯草杆菌蛋白酶接种量为体系质量的万分之0.5至万分之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拓百世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拓百世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09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