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EMS探针激光刻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2154.3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3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超;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强一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046 | 分类号: | B23K26/046;B23K26/06;B23K26/064;B23K26/362;B23K26/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ems 探针 激光 刻蚀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MEMS探针激光刻蚀方法属于半导体加工测试技术领域;所述MEMS探针激光刻蚀方法首先进行参数计算,根据单晶硅圆片的刻蚀间距,得到电机的步进角度,然后进行初始位置调整,将旋转螺旋通槽板至初始位置,将第一刻蚀点移动至光轴,并调整四维台,再进行激光刻蚀与进度判断,最后调整四维台和电机,包括四维台向下移动的距离、向左移动的距离和顺时针转动的角度,以及电机转动的角度;本发明MEMS探针激光刻蚀方法,配合本发明的MEMS探针激光刻蚀装置,不仅刻蚀精度更高,而且刻蚀间距能够连续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MEMS探针激光刻蚀方法属于半导体加工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探针卡是用于对裸芯进行测试的测试接口,通过将探针卡上的探针与IC芯片上的焊垫或凸块直接接触,引出IC芯片讯号,再配合测试仪器向IC芯片写入测试信号,进而实现IC芯片封装前的测试。
探针卡的核心结构之一就是探针。目前,制作探针应用最多的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
自下而上的电镀方式:
CN201010000429.2,一种微探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利用半导体制程的微影、电镀、平坦化、蚀刻技术,并以高分子来取代电镀第二牺牲层金属,于一具有空间转换的基板表面上,相继形成具有二层以上的微金属结构,藉以得到具有该二层以上的微金属结构的微探针结构,在此,每一层微金属结构是由一种材料所组成,而该二层以上的微金属结构可由相同材料及/或由不同的材料所组成。利用上述微探针结构制造方法所做出的微探针结构,具有强化悬臂梁的结构设计,适用于各类电子组件测试用的组件,可用以做为探针卡的测试头,而有效增加测试频宽、缩小间距及提升并排测试能力。
CN201210221177.5,一种电连接器用探针的电镀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步骤A、对探针进行前处理,去除油污;步骤B、对探针进行活化处理,活化探针表面氧化膜;步骤C、在探针表面镀上一层铜膜镀层;步骤D、在铜膜镀层表面镀上一层金膜镀层;步骤E、在金膜镀层表面镀上一层钌膜镀层;步骤F、在钌膜镀层表面进行后处理,进行表面封孔、水洗、烘干。该电镀工艺具有原料成本低,加工难度低,生产成本低且能满足电连接器产品外观质量的高要求。
CN201710402364.6,一种可提高高压直流换流阀均压电极探针表面光洁度的电镀工艺,将预处理后的均压电极探针放入到电镀液中进行镀铂处理,电镀液成分为:四氯铂酸钠或氯铂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将均压电极探针作为工作电极,采用环状铂片作为对电极,将均压电极探针放置在环状铂片的正中间;在合适的电镀液温度,电镀液pH值和电镀电流下,使均压电极探针表面的镀层到固定厚度。该电镀工艺简单易控,利用电镀液中的螯合剂,限制铂离子的活度及其在镀液中的扩散系数,从而控制铂的还原反应速度,进而控制铂沉积层的表面光洁度达到镜面。
由于自下而上的电镀工艺采用大量化学原料,会产生环保问题,更重要的是,电镀精度不好把控,微米级甚至是亚微米级的探针制作难度极高。
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
首先将待加工探针带材键合至晶元表面,然后采用光刻工艺制备光刻胶掩模,继而采用干法或湿法工艺进行刻蚀,可以实现小尺寸高精度探针的制作。然而,此种工艺为了实现更小尺寸的探针制备,并保证较高的刻蚀精度,所使用的工艺设备成本会成指数形式上涨,因此,小尺寸高精度探针的制作成本极高。
针对以上问题,又出现了一种基于激光刻蚀方法的探针制备工艺,这种制备工艺能够有效解决自下而上的电镀方式所存在的环保问题,以及自上而下光刻方式所存在的成本高问题。
随着探针尺度越来越小,要求激光刻蚀精度越来越高,同时,随着专用探针卡需求的不断涌现,相应探针的结构也变得愈加复杂,相应的激光烧蚀图形也变得非规则化,这些都给刻蚀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急需一种精度高、间距能够连续调节的激光刻蚀装置,然而,通过对现有资料和仪器设备的了解,还没有发现一款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通用激光刻蚀设备、方法及关键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强一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强一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2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行模拟器使用的机械式电子空速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全自动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