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铁站的电能质量检测及保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7630.2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4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楚;李献;方铭;伍智鹏;李科得;赵昱翔;赵海龙;刘红岩;贾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00;H02J3/16;H02J3/14;B60L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侯华民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铁站 电能 质量 检测 保护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铁站的电能质量检测及保护系统,包括电能质量检测设备、自动控制装置和保护装置,所述电能质量检测设备包括互感器组件、检测设备和分析模块,所述互感器组件用于采集线路采样数据,所述检测设备用于获取线路采样数据并发送至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基于线路采样数据计算稳态数据、生成统计报表并实现可视化,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用于对高铁不同状态下速度、动态负荷、电能参数变化进行监控,动态控制线路状态,所述保护装置与分析模块相连接,用于维持电压稳定,保护线路正常运行。本发明可以实现对高铁电能质量的实时检测和保护,进而保障高铁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监测和管理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铁站的电能质量检测及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高铁能够运行,需要依靠牵引供电系统给高速列车提供电力,高铁的安全稳定运行与高铁电网的电能质量关系密不可分,电能质量问题可以导致电网电力故障和列车电力设备故障,影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影响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高铁电网电能污染不仅会影响铁路自身小局域网的安全与稳定,也会通过牵引变电站对外部电网造成影响,无论是对其自身电网还是对外部电网的影响,最终都会威胁到高铁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十分有必要对高铁电能质量进行检测和保护。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铁站的电能质量检测及保护系统,以克服或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一种用于高铁站的电能质量检测及保护系统,包括电能质量检测设备、自动控制装置和保护装置,所述电能质量检测设备包括互感器组件、检测设备和分析模块,所述互感器组件用于采集线路采样数据,所述检测设备用于获取线路采样数据并发送至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基于线路采样数据计算稳态数据、生成统计报表并实现可视化,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用于对高铁不同状态下速度、动态负荷、电能参数变化进行监控,动态控制线路状态,所述保护装置与分析模块相连接,用于维持电压稳定,保护线路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高铁状态包括加速或减速中的进站或出站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互感器组件包括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模拟量端子和通信端子,所述模拟量端子包括采样值记录模块和采样值压缩储存模块,
所述采样值记录模块用于对互感器组件采集的模拟量信号数据进行连续采样,获得连续采样值数据;
所述采样值压缩储存模块用于对包括连续采样值数据在内的线路采样数据进行无损压缩并存储,获得采样值压缩文件;
所述通信端子用于将采样值压缩文件传输至分析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分析模块包括解压缩模块、快速计算模块和分析结果展示模块,
所述解压缩模块用于获取并解压缩采样值压缩文件,获取解压数据;
所述快速计算模块用于通过执行并行任务对解压数据进行计算,获得稳态数据、统计表、原始波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分析结果展示模块用于将稳态数据和统计表进行可视化展示。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远程控制室的远程设置模块,所述远程设置模块用于实现远程配置检测设备参数,所述检测设备参数包括:电压电流采样率、存储空间大小、稳态暂态触发参数、启动连续采样的参数、停止连续采样的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自动识别装置和线路开环反馈调节装置,所述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单列、双列站台的高铁不同状态下的速度、动态负荷、电能参数变化测量和智能识别装置,用于通过站间联网实现高铁环网的全线监控和动态调制;所述线路开环反馈调节装置用于对线路进行反馈调节,包括电力电子整流器、逆变器和滤波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无功补偿装置和负荷切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76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