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U型架、U型架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2259.0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8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然;刘芳芳;张宽;朱楠;曲广岩;裴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0 | 分类号: | B64C1/00;B64F5/10;B29C33/30;B29C70/34;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孟宪会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型架 成型 模具 方法 | ||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U型架、U型架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它涉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用于与飞机配套的U型架由金属材料制造而成,存在无法满足我国飞机升级换代工程中对航天的高性能、轻量化的要求的问题。本发明的U型架主体为U型结构,U型架主体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而成,U型架主体包括水平段、过渡段和两个竖直段,水平段水平设置,两个竖直段竖直对称设置在水平段上端面的左右两侧,过渡段位于两个竖直段之间的水平段上方;水平段的法兰水平设置,法兰内孔安装第三金属件,第一金属件安装在左侧竖直段的第一圆形通孔中,第二金属件安装在右侧竖直段的第二圆形通孔中。本发明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U型架的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U型架、U型架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是高性能制品的物质基础,是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高性能复合材料由于其轻质高强的结构优点,已成功用于多个国家重点领域中,此前国内还没有过飞机U型架类U型架主体1采用复合材料成型的先例。航天的高性能、轻量化的要求是我国飞机升级换代的重要工程,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代表了我国飞机制造的最高水平。现有用于与飞机配套的U型架由金属材料制造而成,无法满足我国飞机升级换代工程中对航天的高性能、轻量化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U型架形状复杂,铺层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铺放工艺成型时既要保证纤维连续,又要保证铺层角度基准合理、容易实施。导致复合材料U型架的成型工艺难度极大。
综上所述,现有的用于与飞机配套的U型架由金属材料制造而成,存在无法满足我国飞机升级换代工程中对航天的高性能、轻量化的要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用于与飞机配套的U型架由金属材料制造而成,存在无法满足我国飞机升级换代工程中对航天的高性能、轻量化的要求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U型架、U型架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U型架,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U型架包括U型架主体1、第一金属件2、第二金属件3、第三金属件4、第四金属件5和第五金属件6,U型架主体1为U型结构,U型架主体1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而成,U型架主体1包括水平段11、过渡段12和两个竖直段13,水平段11水平设置,两个竖直段13竖直对称设置在水平段1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过渡段12位于两个竖直段13之间的水平段11上方;水平段11包括法兰111和若干连接件,法兰111水平设置,第三金属件4通过若干连接件安装在法兰111上,且法兰111的内孔与第三金属件4同轴设置;每个竖直段13包括第一内直面板131和第一外弧面板132,第一内直面板131竖直设置在法兰111上端面上,第一外弧面板132设置在第一内直面板131外侧,第一外弧面板132两端分别与第一内直面板131两端连接,第三外弧面板12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外弧面板132端部固接;位于左侧的竖直段13中的第一内直面板131上由上至下依次开设第一圆形通孔1311和第三圆形通孔1313,第一金属件2和第五金属件6分别同轴安装在第一圆形通孔1311和第三圆形通孔1313上;位于右侧的竖直段13中的第一内直面板131上由上至下依次开设第二圆形通孔1312和第四圆形通孔1314上,第二金属件3和第四金属件5分别同轴安装在第二圆形通孔1312和第四圆形通孔1314上;过渡段12包括第二内直面板121、第二外弧面板122、第三内直面板123、第三外弧面板124和顶板125;第二内直面板121和第二外弧面板122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在法兰111上端面前侧,第二内直面板121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内直面板131垂直固接,第二外弧面板12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外弧面板132端部固接;第三内直面板123和第三外弧面板124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在法兰111上端面后侧,第三内直面板123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内直面板131垂直固接,第三外弧面板12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外弧面板132端部固接;顶板125上端面中部为内凹弧面,顶板12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内直面板131连接,顶板125的前端与第二外弧面板122上端连接,顶板125的后端与第三外弧面板124上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2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管理用快速喷淋降温系统
- 下一篇: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