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滚轮轴安装用的自动对位式辅助安装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1548.0 | 申请日: | 2020-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6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温永美;李坤;王国盛;睢利铭;李倩;冯铭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1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王志新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轮轴 安装 自动 对位 辅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滚轮轴安装用的自动对位式辅助安装架,包括底板,其上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机构,且滑动机构上部设有高度调节件;高度调节件上部设有左右调节件,左右调节件上部设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上夹持有滚轮轴;底板上端面前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前端面上部安装有蓄电池和控制器;底板底部设有支撑机构,底板右端面后侧通过L型支板连接有辅助机构;夹持机构内侧呈对称状设有两个防滑件;滑动机构包括滑动台、第一滑筒和L型制动板,滑动台底部呈左右对称状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滑筒,且每个第一滑筒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根限位导杆,两个固定板右端面之间焊接有一块条形板,滑动台底端面右侧设有与条形板上端面接触的L型制动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滚轮轴安装用的自动对位式辅助安装架。
背景技术
车辆滚轮轴也叫驱动轴是将差速器与驱动轮连接起来的轴。半轴是变速箱减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矩的轴,其内外端各有一个万向节分别通过万向节上的花键与减速器齿轮及轮毂轴承内圈连接。
专利CN201811351683.X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车轴上安装凸轮轴的辅助支架,包括支撑组件、定位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底座、两个定位槽、固定挂钩、以及驱动件,车轴置于两定位槽上,固定挂钩挂接在车轴上并连接于底座上;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弹簧平衡器、横梁、安装在横梁上用于吊挂凸轮轴的两个吊挂单元、以及两个分别与两个吊挂单元匹配的伸缩单元,每一个吊挂单元均包括两个用于吊挂凸轮轴的吊钩,且伸缩单元设置在两个吊钩之间,伸缩单元的一端连接在横梁上、另一端形成一个由上至下顶压凸轮轴表面的顶压端。本发明能够使车轴上的两个凸轮轴的中心轴线重合,确保两个凸轮轴的同轴度,使凸轮轴能够灵活的转动,避免磨损,提高了凸轮轴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由于大型车辆滚轮轴重量较重,使得车辆滚轮轴在安装时,一般会通过简易式安装架辅助支撑,而现有的安装架在实际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如:现有的安装架在辅助安装车辆滚轮轴时,由于仍然需要通过手动对位,从而使得车辆滚轮轴在对位时精准度较低,且手动对位过程中还会损耗大量体力,进而降低了车辆滚轮轴安装时的便捷性,而且现有的安装架底部由于缺乏有效的支撑结构,只通过万向轮上的刹车装置,很难保证安装架使用时的平稳性,并且现有的安装架上由于缺乏有效的辅助结构,当需要对位时,只通过肉眼观察对位部件,从而降低了车辆滚轮轴对位时的直观性,进而大大降低了车辆滚轮轴的安装效率。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滚轮轴安装用的自动对位式辅助安装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滚轮轴安装用的自动对位式辅助安装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机构,且滑动机构上部设有高度调节件;所述高度调节件上部设有左右调节件,且左右调节件上部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上夹持有滚轮轴;所述底板上端面前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前端面上部安装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底板底部设有支撑机构,且底板右端面后侧通过L型支板连接有辅助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内侧呈对称状设有两个防滑件;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动台、第一滑筒和L型制动板,所述滑动台底部呈左右对称状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滑筒,且每个第一滑筒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根限位导杆,并且四根限位导杆通过两个固定板固定在底板上端面,两个固定板右端面之间焊接有一块条形板,所述滑动台底端面右侧设有与条形板上端面接触的L型制动板,且L型制动板右侧上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包括水准泡和衬套,所述底板前、后、右三个端面中部均设有一个水准泡,且底板四个夹角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衬套,所述底板底端面四个夹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且底板前端面焊接有扶手。
进一步的,当所述滑动机构处于固定状态时,L型制动板上紧固螺栓下端与条形板上端面紧密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学院,未经河南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1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