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G运输船挥发气再利用蓄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7536.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8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张晓军;李柯;刘养鹏;赵帅;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3/04 | 分类号: | B63J3/04;B63B25/14;F02B73/00;F02B6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孙金金;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运输船 发气 再利用 蓄能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运输船挥发气再利用蓄能系统,包括液货舱、集成控制系统、双燃料发电机组、天然气焚烧塔、天然气使用设备、配电板、蓄电池组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液货舱的内部连通,所述液货舱通过燃气管道的一个支管连接双燃料发电机组,所述液货舱通过燃气管道的另一支管连接天然气焚烧塔,所述液货舱通过燃气管道的又一支管连接天然气使用设备,所述双燃料发电机组通过电缆连接配电板,所述配电板连接所述蓄电池组。本发明通过在配电网络中增加蓄电池组,将本应被天然气焚烧塔燃烧掉的挥发气,利用双燃料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并存储于蓄电池组中,提升了船舶的经济性能,提高了挥发气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NG运输船挥发气再利用蓄能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焚烧塔是LNG运输船上常用的挥发气处理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有两个:首先,是当液货舱进行暖舱或者加注时,将液货舱吹扫过来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行燃烧;其次,是在LNG运输过程中,液态天然气会不断的挥发,部分的挥发气体会被双燃料发电机和其他挥发气体使用设备消耗掉,剩下的挥发气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使舱压持续升高,而过高的舱压会对液货舱造成破坏,所以一般通过天然气焚烧塔消耗掉,进而将舱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除此之外,随着对船舶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一些强制性法规的生效,双燃料发电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尤其在LNG运输船上,双燃料发电机的使用不但可以提高挥发气体的利用率,减少燃油的使用,降低船舶的运营成本,还可以减少硫化物的排放,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实际上,目前LNG运输船上使用挥发气的用户只有双燃料主机,双燃料发电机盒双燃料锅炉,因此在部分工况下,挥发气的消耗量会远远小于挥发量,如船舶在锚地休息、码头装卸货阶段,为了维持舱压稳定,不得不用天然气焚烧塔将多余的挥发气消耗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LNG运输船挥发气再利用蓄能系统,本发明能够对舱压进行监测,根据舱压情况改变双燃料发电机组的功率,将本应通过天然气焚烧塔烧掉的挥发气体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组中,作为船舶电网的补充,最大程度地提高挥发气地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LNG运输船挥发气再利用蓄能系统,包括液货舱、集成控制系统、双燃料发电机组、天然气焚烧塔、天然气使用设备、配电板、蓄电池组及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液货舱的内部连通用于检测液货舱内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
所述液货舱通过燃气管道的一个支管连接所述双燃料发电机组,所述双燃料发电机组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所述集成控制系统通过液货舱内压力控制所述双燃料发电机组的功率,所述集成控制系统通过所述蓄电池组的充放电状态控制所述双燃料发电机组开启或关闭;
所述液货舱通过燃气管道的另一支管连接所述天然气焚烧塔,所述天然气焚烧塔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所述集成控制系统通过双燃料发电机组的功率与液货舱内压力控制天然气焚烧塔的功率;
所述液货舱通过燃气管道的又一支管连接天然气使用设备,所述天然气使用设备的常态为运行状态;
所述双燃料发电机组通过电缆连接所述配电板,所述配电板连接所述蓄电池组,所述配电板连接所述集成控制系统,所述集成控制系统通过蓄电池组的电量控制配电板对蓄电池组充电或放电;
所述液货舱用于储存液态天然气,液态天然气的挥发气通过燃气管道输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天然气焚烧塔为电子点火式天然气焚烧塔或燃油点火式天然气焚烧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燃料发电机的运行模式为电子点火式或燃油点火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7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