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光窗硬质红外增透膜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7733.4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6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更;张鹏飞;陈志航;魏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14 | 分类号: | G02B1/14;G02B1/115;C23C14/54;C23C14/24;C23C14/16;C23C14/0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金凤 |
地址: | 47109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光窗 硬质 红外 增透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光窗硬质红外增透膜及制备方法,膜系结构为LHLHL|Sub|LHLHL,基底为Si基底,LHLHL为增透膜膜系,H为Ge膜层,L为SiO膜层。本发明膜系光学特性好,硬度高,高低温、盐雾、湿热环境下适应性强,光学性能稳定,无漂移,特别适应于恶劣环境下使用,通过该制备方法,在硅光窗表面镀制硬质增透膜,既保证了硅光窗的透过率,又提高了硅光窗的适应性,延长了硅光窗的使用寿命。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硅光窗硬质红外增透膜在3.7~4.8μm波段的平均透射率大于9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零件薄膜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增透膜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窗口使用环境恶劣,经常受风沙和雨水的侵蚀,遭到雨蚀和沙蚀的光学窗口表面对入射光会产生严重的光散射,必将降低光光学窗口的透射率,严重的使光学系统失去作用,因此,需在光学窗口表面镀制高硬度且具有增透效果的膜层。类金刚石膜具有高硬度、高红外透过性和低摩擦系数等优异性能,但其在存在吸收和折射率不匹配等问题,光学窗口的透射率较低,在系统中存在冷反射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硅光窗硬质红外增透膜制备方法,旨在解决普通红外增透膜硬度低、环境适应性,类金刚石膜透射率低、存在冷反射的难题;以保证光学窗口透射率,提高光学窗口表面膜层的环境可靠性,延长光学窗口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硅光窗硬质红外增透膜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硅光窗硬质红外增透膜,膜系结构为:
LHLHL|Sub|LHLHL
其中,Sub为基底,LHLHL为增透膜膜系,H为Ge膜层,L为SiO膜层。
所述基底为Si基底。
所述硬质红外增透膜系LHLHL中,与基底相邻的L膜层为第1层,最外层为第5层,第1~5层的几何厚度值为:第1层30~35nm,第2层330~350nm,第3层30~35nm,第4层170~190nm,第5层600~620nm。
本发明还提供涉及硅光窗硬质红外增透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清洁基底,并用离子源轰击3~5分钟;
b.烘烤基底,抽真空至1×10-2Pa,加热基底至120℃~180℃,保温1小时;
c.镀制第1层膜层,用SiO膜料进行蒸镀,并采用离子源辅助淀积,蒸镀时真空室压强为1.5×10-2Pa,蒸发速率为2.0nm/s,膜层厚度采用晶振法监控,厚度为30~35nm;
d.镀制第2层膜层,用Ge膜料进行蒸镀,并采用离子源辅助淀积,蒸镀时真空室压强1.5×10-2Pa,蒸发速率为0.3nm/s,膜层厚度采用晶振法监控,厚度为330~350nm;
e.镀制第3层膜层,用SiO膜料进行蒸镀,并采用离子源辅助淀积,蒸镀时真空室压强为1.5×10-2Pa,蒸发速率为2.0nm/s,膜层厚度采用晶振法监控,厚度为30~35nm;
f.镀制第4层膜层,用Ge膜料进行蒸镀,并采用离子源辅助淀积,蒸镀时真空室压强1.5×10-2Pa,蒸发速率为0.3nm/s,膜层厚度采用晶振法监控,厚度为170~190nm;
g.镀制第3层膜层,用SiO膜料进行蒸镀,并采用离子源辅助淀积,蒸镀时真空室压强为1.5×10-2Pa,蒸发速率为2.0nm/s,膜层厚度采用晶振法监控,厚度为600~620nm;
h.真空室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单面镀有硬质红外增透膜系的硅光窗,该硅光窗具有LHLHL|Sub膜系的光学零件,其中Sub代表基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7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