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建造中电舾装件吊运用的料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5801.5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2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张权超;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30 | 分类号: | B63B73/30;B63B73/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建造 中电舾装件吊 运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船舶建造中电舾装件吊运用的料架装置,该料架装置结构上包括有下框架、立柱、上横架、底板、密封旁板、可拆卸门板和吊耳,所述的下框架为由钢管围护而成的矩形框,在矩形框上覆盖有矩形的底板,在矩形框的四角垂直焊接有四根立柱,在下框架的长边所在的两根立柱之间设有密封旁板,密封旁板的上部设有上横架,在矩形框每个短边处的两根立柱上相对位置分别设有槽钢,该槽钢紧贴地焊接于立柱上,在两个相对的槽钢内卡设有可以上下移动的可拆卸门板,在每根所述立柱和下框架的连接部位均设有一个下吊耳。本发明的料架装置使用时零散材料不易掉落,可视各种堆放材料不同情况安装相应的吊索具,确保吊运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船舶建造,特别涉及到一种在船舶建造中运输电舾装件时用到的专用料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船舶电舾装件需要运输或吊运到分段施工部位,电舾装件包括各种角铁扁钢,支架基座等铁质物体,还包括有电气设备类的就是各种电器设备,以及灯具、控制箱之类的物体。这些零散的物件需要在舾装时按照需要分别吊装到施工部位,往往操作繁琐复杂,并且容易出现混乱。
现有技术是利用一种简易框架来完成的,这种简易框架是由铁管组成两端敞开的斗状结构,通常用于吊装其他舾装部件,多根铁管拼接装焊料架底部、横梁和前后左右四点立柱组合,前后两端开口不封闭呈开放式,料架两侧使用蜂窝状铁丝网或者板条格栅作为侧方挡板,底部也是使用蜂窝状铁丝网或者板条格栅作为挡板即可直接使用,制作而成的结构较为简单。现有技术的这种料架便于放置体积大和长度较长的施工材料,也适合大型管件、成束捆扎的超长超宽的材料堆放。现有料架结构存在的缺点是铁丝网板或板条格栅组成的料架底部和侧面空隙较大且易破损。特别不适用于电舾装件包括电缆导架、吊脚、中小型基座、角钢散装零碎的舾装件以及电气设备等施工材料堆放,吊装和运输容易堕落物件,坠物伤人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船舶建造中电舾装件吊运用的料架装置,配合该料架装置还涉及了专门的吊装方式。本发明的料架装置专用于电舾装件的吊运操作,要能够做到操作方便,安全快捷,并且结构组成简单,制作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舶建造中电舾装件吊运用的料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料架装置结构上包括有下框架、立柱、上横架、底板、密封旁板、可拆卸门板和吊耳,所述的下框架为由钢管围护而成的矩形框,在矩形框上覆盖有所述的底板,该底板为矩形的钢板,在矩形框的四角垂直焊接有四根所述的立柱,在下框架的长边所在的两根立柱之间设有所述的密封旁板,所述密封旁板的上部设有所述的上横架,所述的上横架设置于两根立柱之间且靠近的上端部,每块所述密封旁板的四周分别为底板、立柱和上横架,在矩形框每个短边处的两根立柱上相对位置分别设有槽钢,该槽钢紧贴地焊接于立柱上,在两个相对的槽钢内卡设有可以上下移动的可拆卸门板,在每根所述立柱和下框架的连接部位均设有一个下吊耳,在所述下框架底部四角与所述立柱对应位置处均设有一个支脚。
在本发明一种船舶建造中电舾装件吊运用的料架装置中,在两根所述上横架与立柱连接的地方处分别设有一个上吊耳。
在本发明一种船舶建造中电舾装件吊运用的料架装置中,在每根上横架与下框架之间分别垂直设有竖向支撑柱,在所述矩形框中部两个长边中间设有横向支撑柱。
在本发明一种船舶建造中电舾装件吊运用的料架装置中,所述的密封旁板为矩形的钢板。
在本发明一种船舶建造中电舾装件吊运用的料架装置中,所述的可拆卸门板结构上包括有边框、上板和下板,所述的边框为弯折而成的U形钢管,所述的下板固定于边框的开口位置处,下板的两边分别焊接固定在U形钢管的开口两端钢管上,在所述边框内靠近所述下板的位置设有所述的上板,该上板的靠近U形钢管的底部。
在本发明一种船舶建造中电舾装件吊运用的料架装置中,更进一步的设计中,在所述的下板上靠近上板的位置处设有两个半圆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5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防爆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电缆密封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