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主动放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4919.6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5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冯颖盈;姚顺;冯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L50/40;B60L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林伟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主动 放电 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主动放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混合主动放电电路包括控制器和高压动力电池,高压动力电池通过直流母线分别连接高压逆变器、高压DC/DC,所述高压DC/DC连接低压电池,所述直流母线的正负母线之间连接高压电容,所述高压逆变器连接高压交流负载,所述低压电池连接低压电池负载,所述高压DC/DC的连接所述直流母线的输入端设有放电支路;放电前期,所述高压电容通过高压DC/DC向低压电池充电;放电后期,所述高压电容通过放电支路进行放电;放电电能一部分传输给低压电池、一部分消耗在HVDCDC变换器中,另一部分消耗在小型化的功率放电电阻上,具有放电速度快、功率放电电阻尺寸小、成本低、易控制及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高压动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主动放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使用的逆变器输入端电压高于60Vdc,为保护人身安全,要求在逆变器的直流侧电容配有放电电路,以降低直流侧电容的电压。目前常用的主动放电法为外加主动放电回路,利用功率电阻放电,但是需要另外增加恒功率控制电路,增加成本,功率放电电阻体积大,功率放电电阻在多次放电后,也可能会损坏。
因此,设计一种节约能源、体积小、寿命长、工作可靠的放电电路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合主动放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混合主动放电电路,其包括控制器和高压动力电池,高压动力电池通过直流母线分别连接高压逆变器、高压DC/DC,所述高压DC/DC连接低压电池,所述直流母线的正负母线之间连接高压电容,所述高压逆变器连接高压交流负载,所述低压电池连接低压电池负载,所述高压DC/DC的连接所述直流母线的输入端设有放电支路;放电前期,所述高压电容通过高压DC/DC向低压电池充电;放电后期,所述高压电容通过放电支路进行放电。
所述放电支路包括串联的放电电阻PTC和放电开关Q1,所述放电开关Q1受控制器控制。
所述高压动力电池与直流母线之间串接电源开关SW1。
所述直流母线还连接其他高压用电设备。
所述高压DC/DC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变换模块、高频变压器、副边变换模块,所述原边变换模块采用全桥拓扑结构,所述副边变换模块采用同步整流拓扑结构,副边变换模块包括第六开关Q6和第七开关Q7;所述第六开关Q6和第七开关Q7采用带有体二极管的MOS管。
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混合主动放电电路控制方法,所述放电电路采用上述的混合主动放电电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放电前期,所述高压电容通过高压DC/DC向低压电池充电;放电后期,所述高压电容通过放电支路进行放电。
所述放电开始后检测所述高压电容电压,在高压电容电压高于门限电压时,所述高压电容通过高压DC/DC向低压电池充电;在高压电容电压不高于门限电压时,所述高压电容通过放电支路进行放电;在高压电容电压低于阈值电压时,结束放电。
检测到高压电容电压不高于门限电压时,前段时间控制放电开关Q1短时间内持续导通进行预放电,后段时间用PWM信号控制放电开关Q1间歇导通进行放电。
进行预放电时,检测高压电容电压下降速率,高压电容电压下降速率不低于阈值速率时,结束放电,同时发出放电故障信号。
放电后开始对放电时长T进行计时,当放电时长T大于等于放电时长阈值Tn时,结束放电。
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检测是否有放电使能信号,如无则转结束放电,如有则转步骤2;
步骤2、开始对放电时长T进行计时;
步骤3、高压电容通过高压DC/DC向低压电池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4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