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图纸自动化识别与审查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6200.8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3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倩;石文娟;熊根鑫;李礼;刘玉玺;杨冰;王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0;G06K9/34;G06K9/46;G06N3/08;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图纸 自动化 识别 审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气图纸自动化识别与审查方法及装置,利用训练好的目标检测模型对电气元件位置定位,定位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扩大电气元件识别框的范围,得到包括电气元件及该元件旁边的标注信息的识别框,从该截取的识别框的图片中提取标注信息。将电气图纸所对应的计量方案与规则库进行比对,如果计量方案通过审查,则将电气图纸提出出的标注信息与计量方案进行比对,完成对电气图纸的审查。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图纸的自动化判读,克服了目前在图纸审查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导致的审查结果的不确定性问题,缩短图纸的审查时间,提升审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图纸自动化识别与审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图纸是一种反映电子产品和电子设备中各元器件连接情况的图纸,它是一种工程语言,可以直观反映实际电路的连接情况,通过对电气图纸的有效解读和审查,来判断电气图纸上的相关信息是否符合审查标准。传统的图纸审查主要依赖人工审查,这种方式一方面对人力资源尤其是专家资源的依赖性较高,工作质量依赖于业务人员对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掌握,人工审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不同的人判断标准不一样,得到的审查结果会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影响。审查结果的质量也依赖于人工判别,工作质量严重受从业人员自身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制约,存在因审图错漏、识图失误、规则掌握不全面、相关标准未更新等原因导致的不标准项漏审、标准项错审等差错。另一方面审查效率不高,现行业务实施方式难以支撑图纸审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在电气图纸审查过程中人力资源耗费大、审查效率和审查质量不高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气图纸自动化识别与审查方法及装置,显著减低了在审查工作中对人工的依赖性和审查效率不高的问题,改善了图纸审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了图纸审查整体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气图纸自动化识别与审查方法,包括:
针对图纸一次部分,采集图纸上电气元件位置数据,对目标检测方法进行训练,得到电气元件位置定位模型;
利用得到的模型对电气元件进行定位,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扩大电气元件识别框的范围,得到包括电气元件及该元件旁边的标注信息的识别框;
截取包括电气元件及该元件旁边的标注信息的识别框的图片;
从截取到的图片中提取标注信息;
将电气图纸所对应的计量方案与规则库进行比对,若电气图纸所对应的计量方案与规则库内容不符,则判定该电气图纸审查不通过;若电气图纸所对应的计量方案与规则库对应的内容相符,则将图纸上提取出的标注信息与计量方案进行比对;若图纸上提取出的标注信息与计量方案对应的内容相符,则电气图纸审查通过,反之则审查不通过。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气图纸自动化识别与审查装置,该装置包括:
电气元件定位模型训练模块,用于根据所采集到的图纸一次部分上的电气元件位置数据,对目标检测方法进行训练,得到电气元件位置定位模型;
电气元件及其标注信息定位模块,利用得到的模型对电气元件进行定位,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扩大电气元件识别框的范围,得到包括电气元件及该元件旁边的标注信息的识别框;
电气元件及标注信息图片截取模块,用于截取包括电气元件及该元件旁边的标注信息的识别框的图片;
标注信息提取模块,用于从电气元件及标注信息图片截取模块中截取到的图片中提取标注信息;
图纸审查模块,将电气图纸所对应的计量方案与规则库进行比对,若电气图纸所对应的计量方案与规则库内容不符,则判定该电气图纸审查不通过;若电气图纸所对应的计量方案与规则库对应的内容相符,则将图纸上提取出的标注信息与计量方案进行比对;若图纸上提取出的标注信息与计量方案对应的内容相符,则电气图纸审查通过,反之则审查不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母灾害预警模型的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泡介质材料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