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刮刀雕塑画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4663.0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2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媛媛 |
主分类号: | B44D2/00 | 分类号: | B44D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思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4 | 代理人: | 姜楠楠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刮刀 雕塑 制作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刮刀雕塑画的制作方法,包括:取雕塑膏在底板上抹平;利用刮刀反复刮取来增加雕塑膏的宽度,常用4种刮取方法:三棱法、扇形法、圆弧法、刮板法;将雕塑膏按压到底板上,常用4种按压方法:平压、侧压、双刀压、叶脉压;整理成为需要的形状,用刮刀尖端进行挑、戳、蹭、划或刷的动作,使雕塑膏产生各种肌理状态;风干;上色;涂保护剂。本申请可以采用刮刀制作突出画面5‑6cm的浮雕,且突出部分纤薄,两侧不需要支撑点,因此产生更加生动立体的视觉效果,尤其适合做花卉题材的作品;在材料方面不受限制,大部分浓稠的膏状材料都适用,材料环保可再生。且与传统雕刻相比大大缩短了周期,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艺术画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一种刮刀雕塑画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画的创作中,大部分的作品是平面的绘画,而当作者想要实现更厚重的肌理效果时,会用油画刮刀等工具,把颜料堆砌的比较厚,这种技法称为“厚涂”。
油画“厚涂”的作品是浅浮雕的形式,大部分高度不超过1cm,画面仍不够立体,而且突出画面的构件无法呈现出“纤薄”的视觉效果。
因此,当人们想要实现更加立体的浮雕效果时,会选择雕刻的方式(如木雕、石雕),但这种方式制作周期长,需要耗费木材、石材等有限的自然资源。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刮刀雕塑画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打底:采用刮刀取适量雕塑膏放置于底板上,并用刮刀的左右两侧刀刃把雕塑膏在底板上均匀地抹平,使得整个底板都被雕塑膏覆盖;
步骤S20,刮取:利用刮刀,通过反复刮取来增加雕塑膏的宽度,进而达到理想的形状;
步骤S30,按压:将步骤S20中已经刮取完成的雕塑膏按压到底板上,使之与底板紧密结合并突出底板一定高度,产生立体浮雕效果;
步骤S40,塑形:用刮刀或手指整理成为需要的形状,或者,用刮刀尖端进行挑、戳、蹭、划或刷的动作,使雕塑膏产生各种肌理状态,从而使画面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步骤S50,风干:将上述步骤S20~步骤S40重复多次直到画面完成,再将成品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
步骤S60,上色:待画面各部分完全干燥,再用油画颜料、色粉、国画颜料或水彩、丙烯颜料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给画面进行后期上色;
步骤S70,涂保护剂:根据具体画面需求,涂覆哑光清漆或环氧树脂。
可选地,所述步骤S10中,雕塑膏的用量取决于画幅的面积大小,每1平方厘米的面积需要0.1~0.15g雕塑膏。
可选地,所述步骤S20中,刮取步骤采用三棱法制作,用于制作尖形花瓣或尖形构件,具体包括:
步骤S21a:取适量雕塑膏置于刮板上,将雕塑膏整理成为低矮的山丘形;
步骤S21b:持刮刀正面朝上,右侧刀刃与刮板平面呈45度夹角,在步骤S21a中的雕塑膏的靠左侧三分之一位置处斜切下去;
步骤S21c:保持刮刀刀刃与刮板紧密接触的同时将刮刀整体向左移动,直到刮刀背面的雕塑膏与刮板分离;
步骤S21d:保持刮刀与其背面的雕塑膏不动,并将刮刀逆时针翻转90°,使其左侧刀刃与刮板平面呈45度夹角向下斜切,保持刮刀刀刃与刮板紧密接触的同时将刮刀整体向右侧移动,直到刮刀背面的雕塑膏与刮板分离,保留在刮刀背面的雕塑膏呈三棱锥形。
可选地,所述步骤S20中,刮取步骤采用扇形法制作,用于制作扇形构件、倒水滴形构件或具有纹路的构件,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媛媛,未经李媛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4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