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薯条自动成型切条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1775.0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7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谢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欧乐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28 | 分类号: | B26D1/28;B26D5/08;B26D7/06;B26D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薯条 自动 成型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红薯自动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红薯条自动成型切条成型设备,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驱动箱、圆形转台和传动机构;切条机构包括切条箱、挤压头、环形刀头、分隔板;传送带;收料机构包括推料机构、旋转台和四个收料箱,首先通过传送带先将红薯运输至切条机构,随即落入切条机构中,通过启动驱动机构的第一电机带动圆形转台的旋转,圆形转台旋转带动了传动机构的上下往复运动,再通过切条机构的挤压头推至环形刀头处,红薯落料至收料机构上,通过旋转台和推料机构的配合,最后将红薯收集在收料箱内,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红薯切条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切出的红薯条宽度均匀,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薯自动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红薯条自动成型切条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红薯条有很高的葡萄糖和维生素A、B含量。据研究,红薯条营养较为均衡,蛋白质效率与牛奶相近,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除含硫氨酸及色氨酸等较少外,其余重要氨基酸组成均较高。尤其是富含纤维素和对人体保健具有特定意义的必须元素硒而倍受营养、卫生家的重视。它既可以当零食,也可以加入作料再加工成为酒席佐菜。在烹饪成为食品时经常需要切成片状或条状,红薯条作为一种群众喜爱的小食品,其加工方法是先将红薯切片,然后再切成条后进行后续加工。现在的红薯切料方法大部分采用人工将红薯剁成红薯条,这样的切剁方法效率低下,浪费时间,而且切割不均匀,大小不一,切割完成后红薯条收取也很不方便。红薯为椭圆形,人们在切片的过程中很难固定,容易打滑,很可能切到手,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红薯条自动成型切条成型设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红薯切条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切出的红薯条宽度均匀,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薯条自动成型切条成型设备,包括: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驱动箱、圆形转台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电机位于驱动箱外侧侧壁上,圆形转台和传动机构位于驱动箱内,通过第一电机启动带动圆形转台的旋转,
切条机构,所述切条机构包括切条箱、挤压头、环形刀头、同步轴二和分隔板,切条箱固定连接于驱动机构上,环形刀头上设有四种不同尺寸的格栅,环形刀头和分隔板分别套设于切条箱内的同步轴二上,挤压头用于将红薯挤压至环形刀头直至红薯完全被切割成型,分隔板用于将红薯分隔于各个不同尺寸的格栅位置上,切条箱用于承载挤压头、环形刀头和分隔板,同步轴二用于带动环形刀头和隔板在切条箱内转动;
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传输末端位于切条机构旁侧,用于将红薯通过传送带移动至切条机构内;
收料机构,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推料机构、旋转台和四个收料箱,旋转台位于切条机构旁侧靠近环形刀头一侧,推料机构位于旋转台上,四个收料箱环绕推料机构摆放,旋转台用于将已切条好的红薯旋转落料至收料机构上,再通过推料机构用于将已切条好的红薯推料至收料箱内,收料箱用于装载已切条好的红薯。
优选的,所述驱动箱底部设有四个底角,顶部设有盖板,盖板大小与驱动箱相互匹配,驱动箱靠近切条机构一侧设有两个架托,驱动箱靠近传动机构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与传动机构相互匹配的滑槽一。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驱动滑块和驱动杆,驱动杆两端分别套设有限位轮和滑轮,滑轮与驱动箱内的圆形转台相连,驱动杆另一端穿过驱动箱侧壁的滑槽一与限位轮相连,驱动杆中穿设有一个固定连接的滑块,传动杆贯穿通过滑块且与滑块固定连接,传动杆靠近切条机构一端与切条机构挤压头固定连接,随着圆形转台的旋转带动了传动杆的上下往复移动。
优选的,所述圆形转台转动连接于驱动箱内壁上,圆形转台外侧壁上开设有一个环形滑轨,滑轨与传动机构的滑轮相互匹配,圆形转台中套设有一个同步轴一,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通过驱动箱箱壁与圆心转台的同步轴一固定连接,同步轴一另一端连接有间歇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欧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欧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17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