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死铁层深度确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13616.6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雷鸣;杜屏;刘潮;高天路;张建良;张华;梁晓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G06F17/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死铁层 深度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死铁层深度确定方法,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方法如下:选定高炉,确定块状带与软熔带总体积ΔV;计算块状带与软熔带的总重力G1;计算煤气对死料柱浮力Fg;计算炉壁摩擦力Fb;建立渣层厚度hs和炉缸渣层对死料柱浮力Fs的关系式;建立铁水高度hi和铁层对死料柱浮力Fi的关系式;建立铁水高度hi和滴落带与死料柱的焦炭总重力G2的关系式;建立G1、G2、Fg、Fs、Fb和铁Fi的关系式,导出铁水高度hi计算式;建立高炉排进渣铁的条件下死铁层深度h死计算模型,确定死铁层深度。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立级高炉的设计参数、工作条件,来确定适宜的死铁层深度,解决了现有的高炉死铁层深度仅能根据经验确定、无法有效适配对应高炉条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炉死铁层深度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冶金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我国高炉冶炼技术的不断成熟,对高炉长寿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炉炉缸寿命是高炉长寿的限制性因素之一,在高炉设计中,炉缸结构的设计尤为重要,除却耐火材料使用外,炉缸死铁层的深度设计是高炉炉缸长寿的重要指标,大量的高炉炉缸破损调查证明,死铁层深度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炉缸侵蚀速度,死铁层深度过浅不利于开通料柱下部通道,死料柱无法浮起;死铁层过深会增大铁水静压力,使炉缸下部及炉底炭砖渗铁加剧,不利于高炉长寿。
目前,国内的高炉死铁层深度往往根据经验值来确定,由于不同高炉尺寸参数及实际的冶炼参数不同,仅依靠经验值来确定死铁层深度往往存在较大风险,难以适配,对高炉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炉死铁层深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一、选定高炉,确定块状带与软熔带总体积ΔV:
ΔV=V-VH-VT-NVRw;
其中,V为高炉有效容积,VH为铁口至风口段体积,VT为炉喉空区所占体积,N为风口数量,VRw为单个回旋区体积;
块状带与软熔带总体积ΔV较难直接进行计算,估算或是依靠经验确定容易产生较大误差,影响最终死铁层深度的确定,本方案采用分段计算法,分别确定高炉内不同部分的体积后计算确定ΔV,可大大提高块状带与软熔带总体积ΔV确定的准确度;
二、计算块状带与软熔带的总重力G1:
G1=ρmgΔV;
其中,ρm为块状带与软熔带混合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三、计算煤气对死料柱浮力Fg:
其中,pbl为鼓风压力,ptop为炉顶压力,ρg为煤气密度,vt为风口处鼓风风速,ξ为风口处鼓风损失系数,A为炉缸横截面积;
煤气对于死料柱的浮力涉及到高炉的实际操作参数如鼓风压力、风速等参数,本方案依据此建立了上述计算式计算煤气浮力Fg;
四、计算炉壁摩擦力F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3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