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电压补偿模块的储能无功调节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12379.1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0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沛豪;孙钢虎;兀鹏越;柴琦;王小辉;寇水潮;高峰;姜宁;郭新宇;孙梦瑶;李志鹏;赵俊博;薛磊;贺婷;郭霞;张立松;潘海波;王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50 | 分类号: | H02J3/50;H02J3/2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电压 补偿 模块 无功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压补偿模块的储能无功调节方法,包括:建立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简化方程;得到储能逆变装置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建立电压正向调节非线性下垂系数ni1和电压反向调节非线性下垂系数ni2,并组合为新型非线性有功下垂系数ni;建立电压补偿模块;将非线性有功下垂系数ni和电压补偿模块Δu与储能逆变装置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相结合,在提高储能逆变装置电压分配精度的基础上增加控制系统鲁棒性。本发明采用非线性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案,并引入电压补偿环节在储能逆变装置无功下垂控制中,提高电压分配精度及控制系统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压补偿模块的储能无功调节方法,该方法采用非线性无功-电压下垂控制,并引入电压补偿环节在储能逆变装置无功下垂控制中,提高电压分配精度及控制系统鲁棒性。
背景技术
电网容量不断增加,区域电网结构变的复杂,由光伏、风电等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点组成的微网,由于其低惯性、低阻尼特性,势必会对大电网的频率稳定性造成影响。储能单元作为可以灵活充放电的电源,能够实现在电网中动态吸收、释放能量,且因为其响应快速、控制灵活,在维持电网电压稳定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为了使储能设备具备电压调节能力,在储能逆变装置中利用相应的功率控制系统、单机或加装独立控制装置完成下垂特性控制。但在储能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线路阻抗分布不均匀、输出压降非线性等问题,这就会导致储能逆变装置无功调节电压分配精度不高,控制系统鲁棒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压补偿模块的储能无功调节方法,该方法采用非线性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案,并引入电压补偿环节在储能逆变装置无功下垂控制中,提高电压分配精度及控制系统鲁棒性。
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电压补偿模块的储能无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
2)根据储能逆变装置内部参数性质,将步骤1)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进行化简;
3)根据步骤2)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化简方程,引入无功下垂系数n,得到储能逆变装置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
4)当电压正向调节,即电压调节差值为正时,根据步骤3)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建立电压正向调节非线性下垂系数ni1;
5)当电压反向调节,即电压调节差值为负时,根据步骤3)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建立电压反向调节非线性下垂系数ni2;
6)把步骤4)、步骤5)得到的非线性下垂系数ni1、非线性下垂系数ni2组合为新型非线性有功下垂系数ni;
7)根据PI调节原理,引入步骤6)新型非线性有功下垂系数ni,建立电压补偿模块;
8)将步骤6)得到的新型非线性有功下垂系数ni和步骤7)得到的电压补偿模块Δu与步骤3)储能逆变装置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相结合,在提高储能逆变装置电压分配精度的基础上增加控制系统鲁棒性。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的具体实现方法为建立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其中:Ri、Xi为第i条储能逆变装置所连线路滤波电路电阻值及感抗值;Ui为储能逆变装置i交流侧电压;U0为网侧电压;δ为功角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23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