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icroRNA的早期肝纤维化诊断标志物及试剂盒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09502.4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程锦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瑞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icrorna 早期 纤维化 诊断 标志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icroRNA的早期肝纤维化诊断标志物及试剂盒,包括编码以下microRNA分子组合的核酸分子:Has‑miR‑122;Has‑miR‑151‑3p。进一步的,所述microRNA在PNALT肝纤维化患者血浆中的水平高于健康人、PNALT无肝纤维化者。进一步的,所述血浆microRNA组成的PNALT肝纤维化诊断组合的得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高通量测序;步骤二:实时定量荧光PCR验证;步骤三:在健康人、PNALT无肝纤维化、PNALT有肝纤维化患者组成的训练组中确立可区分肝纤维化与非纤维化的血浆microRNA组合;步骤四:在两个独立验证组验证步骤三确立的血浆microRNA组合诊断肝纤维化的效果。本发明实现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循环microRNA的情况,增加多中心验证,提高对照设置的完善程度,便于说明确定的标志物为早期肝纤维化特异的诊断标志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icroRNA的早期肝纤维化诊断标志物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全世界约有3.5-4亿人口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感染者,而中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CHB)患者已达1.2亿,HBV相关性肝病的发病进程一般呈现:“HBV持续感染→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肝癌”几个阶段,其中肝纤维化是唯一的可逆阶段,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甚至达到纤维化的逆转,因此准确诊断肝脏纤维化的不同阶段对CHB感染者进行干预治疗至关重要,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健康问题
肝纤维化是一个病理生理过程,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任何肝脏损伤在肝脏修复愈合的过程中都有肝纤维化的过程,如果损伤因素长期不能去除,纤维化的过程长期持续就会发展成肝硬化;纤维化发生是预测慢性肝脏损伤和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检测肝纤维化的早期发生非常重要,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方法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有创检查,即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另一类是无创检查,包括血清分子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
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生化检测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不能全部检测及反应出这部分人群的肝脏受损状态及早期纤维化程度,因此容易发生漏诊的情况;肝脏穿刺虽然现阶段被认定为检查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检查,患者的依从性较差,而且由于穿刺标本较小(取材的局限性) 以及病理医生诊断的经验,难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等体液标本易于获得,临床可操作性强且创伤性小,而且循环 microRNA稳定性好,检测便利,因此循环microRNA具有作为疾病无创性生物标志物的潜能,适用于慢乙肝携带者的筛查。然而目前关于循环microRNA作为肝纤维化诊断标志物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大部分研究只是挑选前任报道的在肝纤维化组织表达失调的循环microRNA作为候选指标,可能无法全面客观反映循环microRNA的情况;(2)部分研究样本少,缺乏多中心验证;(3)对照设置不完善,难以说明确定的标志物为早期肝纤维化特异的诊断标志物。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基于microRNA的早期肝纤维化诊断标志物及试剂盒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icroRNA的早期肝纤维化诊断标志物及试剂盒,旨在解决可能无法全面客观反映循环microRNA的情况,部分研究样本少,难以说明确定的标志物为早期肝纤维化特异的诊断标志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microRNA的早期肝纤维化诊断标志物,包括编码以下microRNA分子组合的核酸分子:
Has-miR-122;
Has-miR-151-3p。
进一步的,所述microRNA在PNALT肝纤维化患者血浆中的水平高于健康人、PNALT无肝纤维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瑞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瑞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9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美金刚的透皮贴剂
- 下一篇:配电终端作业数据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