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皮肤光损伤修复的牦牛I型胶原蛋白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5340.7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喜;付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胶原蛋白(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39 | 分类号: | A61K38/39;A61P17/00;A61P17/16;A61K8/65;A61Q19/00;A23L33/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毛婷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皮肤 损伤 修复 牦牛 胶原 蛋白 产品 | ||
本发明属于皮肤光损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皮肤光损伤修复的牦牛I型胶原蛋白产品。本发明发现牦牛I型胶原蛋白对紫外光损伤的皮肤具有显著的修复作用,能够改善皮肤损伤后的炎症症状,促进皮肤表皮细胞生长,诱导表皮细胞增殖、分化;同时能够保持表皮层水分,并促进胶原纤维的修复重建,可用于制备皮肤光损伤修复产品。本发明还提供了含牦牛I型胶原蛋白的皮肤光损伤修复组合物,所述皮肤光损伤修复组合物可以改善光损伤后皮肤的炎症症状,促进表皮细胞生长,提高损伤皮肤中胶原蛋白的含量,具有显著的皮肤光损伤修复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肤光损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皮肤光损伤修复的牦牛I型胶原蛋白产品。
背景技术
皮肤光损伤主要是由UV直接或间接对皮肤造成的急、慢性损伤,包括光毒性反应、光过敏、光老化及光致癌等。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太阳光的辐照,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于人体皮肤的损伤也是不可忽略的。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是波长为320-400nm的UVA,大约50%的UVA渗透到表皮中,并且比UVB辐射更深,通过黑色素的光氧化作用或直接皮肤色素沉着(Meirowsky效应),产生快速但持久的棕褐色;并且也是光老化,光敏性和对视网膜的损害以及白内障的出现的主要原因。太阳光中含有少部分紫外线为波长280-320nm的UVB,90%的UVB辐射被表皮吸收,造成日光性红斑、免疫抑制和光致癌作用。因光损伤可破坏皮肤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过多的照射可使皮肤产生急性效应,如红斑、炎症、丘疹、水疱、剥落、色素沉着、光敏性、全身性免疫抑制等;以及其他慢性影响,如皮肤老化、DNA变异、恶性黑色素瘤等。目前对于皮肤光损伤,在没有水泡的情况下,可通过外用皮质类固醇或舒缓润肤乳液进行局部治疗,但上述方法对光损伤皮肤的修复效果较差。
胶原蛋白是人体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30%,它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位,是皮肤、骨骼、肌腱、血管等组织的最关键蛋白质。胶原蛋白具有独特的三重螺旋结构,这是胶原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的基础。胶原蛋白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以及低免疫原性,因此在医疗器械、化妆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牦牛是我国西北独有的珍贵资源,全球95%的牦牛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牦牛生活在高原雪山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被感染各类病毒的风险小,重金属残留、药物残留的风险也很小,是一种高度安全的胶原蛋白原料。本发明从牦牛中提取制备了高品质的保持完整三重螺旋结构的牦牛I型胶原蛋白,并且意外发现,相较于市售的胶原蛋白产品,牦牛I型胶原蛋白对光损伤的皮肤具有显著的修复作用,它能够改善损伤皮肤的炎症症状,促进胶原纤维的修复重建,并提高光损伤皮肤中胶原蛋白的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牦牛I型胶原蛋白在制备皮肤光损伤修复产品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皮肤光损伤修复产品包括药品、化妆品、食品、医疗器械。
优选地,所述化妆品包括原液、乳液、精华素、精华霜、爽肤水、调理水、面霜、面膜、隔离霜、眼霜、喷雾、防晒霜、粉底、身体乳。
优选地,所述医疗器械包括原液、敷料、冷敷贴、凝胶、海绵、膜、水光针、乳、霜、膏。
优选地,所述光损伤为紫外损伤。
优选地,所述牦牛I型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牦牛筋腱预处理,经表面活性剂处理,和/或氧化剂处理,和/或消毒处理,和/或脱脂脱钙处理,得原料粉末;
(2)在步骤(1)所述的原料粉末中加入0.01-2.0M的氢氧化钠溶液,4-30℃,时间为2-24h;
(3)除去碱溶液,水洗至中性,采用酸溶酶解法提取得酶解液;
(4)将步骤(3)所述酶解液灭活,盐析、透析、冷冻干燥,制得牦牛I型胶原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胶原蛋白(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胶原蛋白(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5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数字化会话纪要的构建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