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副产盐水中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1042.0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0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陶再山;李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曙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18 | 分类号: | C07F7/18;C07F7/20;C02F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地址: | 21004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盐水 硫化物 硅烷偶联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副产盐水中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一种去除副产盐水中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方法,首先去除固体,有效避免了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水解物杂质对后续处理步骤的影响,可以有效降低管道被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水解的结渣而堵塞的概率,从而有效保证副产盐水的连续性生产;同时保证了有机相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去除效率,并为副产盐水的处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路线;并且,将存在于副产盐水中的各种形式的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极接近百分百的去除,并且不产生高COD的废水,满足副产盐水的环保处理,而且还可以回收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产生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去除副产盐水中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水相生产工艺中,有副产物氯化钠生成,在合成结束后,进行两相分离时,即有机相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粗品和水相氯化钠水溶液分离时,由于反应、混合、分离等因素影响,两相不可能完全分离,在两相分离结束后,在水相储罐中,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会以上浮、分散、乳化等形式存在于水相中,还有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水解物悬浮在水相中。必须将这些存在形式的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全部从水相中除去,才能满足盐水的下一步环保处理,否则只除去某种存在形式的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去除后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残留即使只是微量的存在也影响盐水的进一步应用。
目前有用过氧化氢水溶液去除盐水中残留的硫离子的工艺,但仅用过氧化氢水溶液并不能将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从水相中去除,反而将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变为了粘稠状的有机物,通过常规的过滤手段很难去除,并且经常堵塞管道和过滤装置,为盐水下一步的稳定处理带来了难度。
现有技术中还有使用过量的盐酸将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水解为颗粒状固体,将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从盐水中去除,其原理是将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水解产生的乙醇最终造成蒸馏出的水中乙醇含量特别高即COD高,影响蒸馏出的水的进一步使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副产盐水中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方法,它可以将存在于副产盐水中的各种形式的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极接近百分百的去除,并且不产生高COD的废水,满足副产盐水的环保处理,而且还可以回收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产生经济效益。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去除副产盐水中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去除固体:通过过滤的方式除去副产盐水中的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水解物等杂质;
b、去除大部分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将过滤后的副产盐水转入到分相釜静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最简单、最经济有效的物理方式将副产盐水中的绝大部分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以上浮的形式存在于表面,利于除去大部分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从分相釜溢出口除去大部分上浮的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收集溢出的有机相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
c、去除剩余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然后将副产盐水过树脂柱,通过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与副产盐水在树脂上的吸附力、停留时间不同等,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去除以上浮、分散、乳化、溶解方式存在于副产盐水中的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得到不含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副产盐水;待树脂吸附饱和后,回收树脂中富集的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
d、将步骤b和步骤c中收集的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汇集到一起,经过处理后得到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曙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曙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1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