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测铜离子/细菌双参量光纤传感装置及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98537.2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4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沈涛;王振家;恭艾娜;陈姣姣;刘驰;宋明歆;姜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55 | 分类号: | G01N21/55;G01N21/59;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离子 细菌 参量 光纤 传感 装置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监测铜离子/细菌双参量光纤传感装置,它包括ASE光源、光纤耦合器、传感单元、铜离子/细菌容纳装置、光电转换器、信号处理模块。本发明专利通过光纤进行传感,利用法珀腔原理,使ASE光源发出的光在法珀腔中产生干涉光谱,通过对干涉光谱的检测,测量铜离子/细菌,并且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实现数字输出,达到可以在计算机上显示的目的。本发明降低了传感单元的尺寸,增加了传感的灵敏度,降低了不同参量的交叉影响,实现了同时监测铜离子/细菌的目的。同时可以在主机上输出,实现了对铜离子/细菌的实时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测铜离子/细菌双参量光纤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传感系统的发展逐渐完善,生物系统的监测装置也随之越来越完善,其中在生物系统中,铜离子/细菌都会对生物系统具有十分高的影响,对生物系统的铜离子/细菌监测十分重要。目前,采用光学方法实现对铜离子/细菌监测的装置和方法有很多。
例如T.Liu等人(T.Liu,C.Zhang,S.Wang,J.Jiang,K.Liu,X.Zhang,X.Wang,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Based on A djustableLineScanning Polarized Low-Coherence Interferometry With Compens ationPlate,IEEEPhotonics Journal,2018,10(4),1-9.)提出了一种基于法珀腔原理的测量温度和压力的光学传感装置,通过双法珀腔的设计,实现了两个参量的测量;Xujie Su等人(Xujie Su,Yujie Han,Zhiguang Liu,Lifang Fan Yujing Guo,One-pot synthesizedAuNPs/二硫化钼/rGO nanocomposite as sensitive el ectrochemical aptasensingplatform fornucleolin detectionJoumal of Electroanaly tical Chemistry,2020,859,113868.)提出了用一种方法来实现AuNPs/二硫化钼/rGO复合材料的制备;W.Li等人(W.Li,Y.Yuan,J.Yang,L.Yuan,In-fiber integrated high sensitivity temperaturesensor based onlong Fabry-Perot resonat or,Optics Express,2019,27(10):14675-14683.)提出了一种用两根涂有金膜的光子晶体光纤熔接成法珀腔,通过法珀腔长度的变化,进行温度的测量;Z.Di ng等人(Z.Ding,Y.Du,T.Liu,K.Liu,B.Feng,J.Jiang,Distributed opticalfiber铜rrent sensor based on magnetostriction in OFDR,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2015,27(19),2055-2058.)提出了磁致伸缩Fe-Co-V合金附着在光子晶体光纤上,电流产生磁场变化时薄膜发生应变变化,通过测量OFDR的R BS谱移测量应变变化,进而进行电流测量;Li Han Chen等(Wenjie Zhu,Jin gxuanWang,Di Wu,Xitong Li,Yongming Luo,Caiyun Han,Wenhui MaS ufang HeInvestigating the Heavy MetalAdsorption of Mesoporous Silica Mate rialsPrepared by Microwave Synthesis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volume 2017,12,323)提出了一种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的方法,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进行了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85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