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水装置以及具有该防水装置的内倾玻璃幕墙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4019.3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2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彦春;连珍;樊炳耀;李芬;刘少瑜;徐永刚;姚为好;王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1/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装置 以及 具有 内倾 玻璃 幕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装置以及具有该防水装置的内倾玻璃幕墙。所述防水装置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第三框体、导流框和固定部。第二框体与第一框体呈角度连接,第三框体位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之间,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第三框体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一个导流腔,第一框体远离第三框体的端部设有第一排水孔,第三框体靠近第二框体的端部设有第二排水孔,固定部和导流框分别位于导流腔的相对两侧。上述防水装置实现了开启扇即使在内倾关闭的状态下,依然可以将雨水或冷凝水自然流到室外,不会出现积水或漏水到室内的情况,使得内倾玻璃幕墙开窗成为可能,也使得建筑设计的原创意得到了保留。采用上述防水装置的内倾玻璃幕墙既能满足通风需求,又保证了水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防水装置以及具有该防水装置的内倾玻璃幕墙。
背景技术
现在玻璃幕墙样式各种各样,一般地,玻璃幕墙以垂直面居多。近些年来,随着建筑装饰工程领域的不断创新,涌现出不少设计新颖且又有创意的具有外倾面或内倾面的玻璃幕墙。垂直面和外倾面的玻璃幕墙的开启窗,不管是内开、外开、平开、上悬或下悬,技术都很成熟了,不存在水密性的问题。
目前,在部分工程中存在着不少内倾玻璃幕墙,由于内倾玻璃幕墙的幕墙面向内倾斜,容易造成窗框内形成的积水无法排出,最后引起室内漏水的情况出现。一般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在内倾玻璃幕墙上通常采用了不能开启的固定玻璃幕墙,这会导致部分通风需求被牺牲。有的为达到开窗需求,在设计或施工过程中就直接将内倾玻璃幕墙改为垂直玻璃幕墙,使得建筑设计的原创意发生了改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内倾玻璃幕墙存在积水无法排出和设计创意发生改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内倾玻璃幕墙开窗成为可能、防水效果好并且保留建筑设计创意的防水装置以及具有该防水装置的内倾玻璃幕墙。
一种防水装置,包括:
第一框体;
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呈角度连接;
第三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连接;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第三框体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一个导流腔;所述第一框体远离所述第三框体的端部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三框体靠近所述第二框体的端部设有第二排水孔;
导流框,与所述第三框体连接;
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导流框分别位于所述导流腔的相对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通过所述第四框体连接,所述第四框体与所述第三框体平行,所述第四框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框体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四框体处于同一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三框体垂直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的夹角小于10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框包括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和所述第二导流件呈钝角连接,所述第一导流件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框体、所述第三框体、所述导流框、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
一种内倾玻璃幕墙,包括上述防水装置、开启框和开启扇,所述开启扇位于所述开启框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启框打开或关闭,所述防水装置位于所述开启框与所述开启扇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装置与所述开启框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40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容分发网络边缘节点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盘式电机磁钢布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