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侧不同高度的鞍座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6965.3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会;卢峰;赵婉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徐华燊;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高度 计算方法 | ||
1.一种双侧不同高度的鞍座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容器设备的总重;
步骤2、获取地震载荷数据及摩擦系数,计算容器设备所受的摩擦力、地震力;
步骤3、基于步骤1和步骤2获取的数据计算鞍座反力及组合力;
步骤4、基于步骤3获取的组合力,输入鞍座底板、腹板的几何参数,计算鞍座整体所受的拉伸应力和弯曲应力,并与相应许用应力进行比较,判断强度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调整鞍座底板、腹板的几何参数,直到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步骤5;
步骤5、计算底板所需的最小厚度,并与输入的底板厚度进行比较,判断底板厚度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返回步骤4,若满足,则进行步骤6;
步骤6、计算筋板和腹板所受压缩应力,并与相应许用应力进行比较,判断强度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返回步骤4,若满足,则进行步骤7,
步骤7、基于螺栓的许用压力分别计算剪切载荷作用下以及倾覆弯矩载荷作用下的所需螺栓截面积,将其与单个螺栓的实际截面积比较,判断强度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返回步骤4,若满足,则设计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不同高度的鞍座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鞍座反力及组合力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Q1=W0*(L1-L2)/L1 (1)
其中,Q1是鞍座反力;W0是总重力载荷;L1是两鞍座间距;L2是固定鞍座至重心的距离;
基于如下公式计算摩擦力F1:
F1=0.4Q1 (2)
基于如下公式计算地震剪力Fev:
Fev=0.7*Ca*I*Wo*0.7143 (3)
其中,Ca、I为系数;
基于如下公式计算摩擦力引起的支座反力Fwl:
Fwl=F1*H1/(L1*0.9963) (4)
其中,H1是鞍座高度;
基于如下公式计算地震力引起的支座反力Fsl:
Fsl=Fev*H1/(L1*0.9963) (5)
基于如下公式计算组合力Q
Q=Q1+max(Fwl,Fsl) (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侧不同高度的鞍座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下公式计算鞍座整体所受拉伸应力:
St=Fh/AS (7);
其中,St是拉伸应力,Fh是拉伸力,AS是鞍座截面积,其中,Fh=0.204*Q。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侧不同高度的鞍座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下公式计算底板所需的最小厚度:
tb=((3*Q*B)/(4*A*Sba))0.5 (8)
其中,B是底板宽度;A是底板的截面积;Sba是底板许用应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侧不同高度的鞍座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下公式计算筋板和腹板所受压缩应力:
Sv=Q/Ap (9)
其中,Sv是压缩应力;Ap是筋板或者腹板的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侧不同高度的鞍座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下公式计算剪切载荷作用下所需螺栓截面积:
Am1=(F1+Fev)/(n*Sa) (10)
其中,n是螺栓数量;Sa是螺栓许用应力;
基于如下公式计算倾覆弯矩载荷作用下所需螺栓截面积:
Am2=M/(n*l*Sa) (11)
其中,M是倾覆弯矩,其满足M=(F1+Fev)*H1;I是单个螺栓的抗弯截面模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9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荷侧调峰资源规模需求的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电压正极导电剂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