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钯催化未活化烯烃的串联Heck/Suzuki偶联反应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5926.1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良;陈巧玉;李三亮;杨俊锋;李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217/24 | 分类号: | C07D21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赵濬宇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催化 活化 烯烃 串联 heck suzuki 反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钯催化未活化烯烃的串联Heck/Suzuki偶联反应,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因为本发明提出以化合物R3‑Bpin为原料,以Pd2(dba)3·CHCl3为催化剂,以为配体,以Cs2CO3为碱,用甲苯做溶剂来合成内酰胺产物,所以本发明通过钯催化的不对称串联Heck/Suzuki偶联反应实现了未活化烯烃的高对映选择性的双官能团化反应,同时在温和的条件下以良好的产率构建了一系列具有手性全碳季碳中心的苯稠环骨架,是一系列天然产物中重要的结构单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钯催化未活化 烯烃的串联Heck/Suzuki偶联反应。
背景技术
Heck反应是芳基、烯基卤化物或者烯基三氟甲磺酸酯化合物在 碱的存在下,在Pd(0)配合物的催化下发生烯基化反应,形成一个新 的C-C键。从基元反应的角度分析,其机理为:卤代烷与零价钯发 生氧化加成,生成二价钯配合物中间体,碳碳双键与形成的碳-钯中 间体发生碳-钯键的顺式共平面插入,形成一个碳-碳单键和一个新的 碳-钯键的中间体,随即发生顺式共平面β-H消除,生成新的取代烯烃, 催化剂再生,继续催化循环。近年来,由于对Heck反应有了更好的 理解和认识,在选择合适的反应物、溶剂、碱、添加剂以及最佳反应 所需的催化剂、前体和配体条件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Heck 反应以及广泛地应用到许多天然产物的关键合成步骤当中。Suzuki 反应是在钯催化下,有机硼化合物与有机卤素化合物进行的偶联反 应,其催化循环过程通常认为是零价钯与卤代芳烃发生氧化加成反应 生成二价钯的络合物,然后与活化的硼化合物发生金属转移反应生成 二价钯的络合物,最后进行还原消除反应生成目标偶联产物和零价 钯。该偶联反应有着对水不敏感、可允许多种官能团存在、可以进行 通常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反应等优点,尤其是,这类反应的无机副 产物是无毒的并且容易除去,这就使得其不仅适用于实验室而且可以 用于工业化生产。随着人们对有机合成化学的更高要求,化学工作者 们试图将串联反应与Heck反应相结合,不仅可以简单有效地合成结 构复杂的化合物,同时还兼备高效、高原子经济等优点。目前,串联 反应已成功应用于一些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的合成中。
早在15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宇宙和生命的非对称现象。 自然界的基本生命现象和相关定律都是由手性产生的,手性是自然界 的基本属性。手性化合物是指分子量、分子结构都相同,就像我们的 左右手一样,两个对映异构体互为镜像关系且不能完全重合。在自然 界中,以及我们平常生活中,手性化合物处处可见,比如我们生病时 吃的药品往往具有一个或多个手性中心。另外,手性化合物的不同构 型往往具有不同的作用。最被观众所熟知的一件悲剧,上世纪50至 60年代,反应停(沙利度胺)被广泛使用治疗千孕妇早期呕吐,同 时也导致了胎儿畸形,在全世界大约出生了1万余"海豹畸形婴 儿"。后研究可知,反应停药物中含有两种构型的化合物,其中的S 构型具有致畸作用。手性合成化学和工业也密切相关,20世纪后崛 起的“手性药物”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此外,在香料、食品添加 剂、农药等同样存在“手性”的要求。因此,合成单一的光学纯的手性 分子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我们获得光学纯化合物主要有三种途径, 对映体拆分、手性化合物转化、不对称催化合成。其中不对称催化因 为能够使用少量的催化剂便可获得预期的光学活性产物,因此,一直 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不对称Heck反应是一种合成复杂天然产物重要手段。从机理上 而言,经典的Heck反应和串联Heck反应都需要经过相同的立体中 心生成步骤(烯烃碳钯化过程),然而,在串联Heck反应中,由于σ- 烷基钯物种的生成是可逆的,且亲核/亲电试剂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反 应的对映选择性,因此开发不对称串联Heck反应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钯 催化未活化烯烃的串联Heck/Suzuki偶联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未经复旦大学;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59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