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波束水柱数据中海底气体羽状流处理方法、系统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8968.2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9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丁咚;秦浩森;李广雪;任昕;王蕊;韩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73;G06T5/00;G06T5/20;G06V10/28;G06V10/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束 水柱 数据 海底 气体 羽状流 处理 方法 系统 应用 | ||
1.一种多波束水柱数据中海底气体羽状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波束水柱数据中海底气体羽状流处理方法包括:解析提取多波束原始数据信息,根据数据记录信息完成水体、水深采样点归位,计算回波强度值真实的地理位置,以获取测区完整水体点云信息、水深地形图、各类多波束WCI;通过对称作差、图像滤波实现多波束水柱影像提取气体羽状流前处理工作;若WCI无第三方声呐干扰,图像二值化后获取初步分离气体羽状流的水体点云数据;若WCI有第三方声呐干扰,则先选取N Ping不包含羽状流的二值化WCI,采用开操作设置像素阈值滤除小连通分量的方式将第三方声呐干扰提取出来,并对N Ping提取结果求并生成模板,滤除每Ping二值化WCI中与模板相交部分,以获取初步分离气体羽状流后的水体点云数据;引入Kmeans、局部异常因子方法进一步迭代去噪提取气体羽状流;绘制各类多波束WCI、气体羽状流点云图、多波束水深地形图;
所述多波束水柱数据中海底气体羽状流处理方法还包括:
第一步,根据数据存储方式解析提取原始数据,转换为可用格式数据;
第二步,转换后的数据显示多波束记录了水深、底质和水体回波强度、采样频率、声速及波束入射角等信息,利用提取到的信息,对每一Ping数据进行采样点归位计算,得到每一水体、水深采样点实际位置信息,进而获取测区水深地形图、完整水体点云信息、多波束WCI波束阵列图、扇面图、航向剖面图;扇面图包括投影和先对坐标;
第三步,船舶、换能器自身产生的噪声仅在水体浅表层数十次采样序列中存在,直接将浅表层水体一定数量等时采样序列去除,并以中央波束为分界线,将两侧呈镜面对称WC数据对称作差初步压制WCI中噪声;
第四步,对滤除表层噪声并对称作差法初步去噪的WCI采用图像滤波方法,平滑增强气体羽状流目标,完成数据前处理;
第五步,基于大津算法OSTU逐一对全部Ping多波束WCI进行二值化处理,并设置系数w供用户设置;
第六步,若多波束WCI有第三方声呐干扰,则先选取N Ping不包含羽状流的二值化WCI,采用开操作设置像素阈值P滤除小连通分量的方式提取第三方声呐干扰,并对N Ping提取结果求并生成模板,滤除全部二值化WCI每Ping中与模板相交部分,以获取初步分离气体羽状流后的水体点云;若无则第五步处理结果即为初步分离气体羽状流的水体点云数据;
第七步,将每Ping初步分离气体羽状流的水体点云在以换能器为原点的相对坐标空间叠加,首次尝试以点云水深值为特征值,通过Kmeans将点云分为2类,若类间聚类中心比值≥r去除上层分布噪点,≤r则不去除;
第八步,采用LOF方法迭代去除剩余区域噪点;
第九步,再次尝试以点云水深值为特征值,通过Kmeans将点云分为2类,若类间聚类中心比值≥r去除上层分布噪点,≤r则不去除,完成羽状流提取;
第十步,利用提取结果和解析的数据,实现气体羽状流点云图、多波束各类WCI、地形图的成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89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