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粒度图像拼接区域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72089.9 申请日: 2020-11-13
公开(公告)号: CN112435226B 公开(公告)日: 2023-09-15
发明(设计)人: 王晓峰;王妍;胡钢;雷锦锦;李斌;张旋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6T7/00 分类号: G06T7/00;G06T7/11;G06T7/12;G06T7/44
代理公司: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代理人: 韩玙
地址: 710048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细粒度 图像 拼接 区域 检测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细粒度图像拼接区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对于大小为W×H的图像Im,令ImR,ImG,ImB分别表示R,G,B三个颜色通道;

所述步骤1具体如下:

步骤1.1、CFA插值系数的估计;

所述步骤1.1具体如下:

将图像ImG分成尺寸为τ×τ的非重叠块,得到个图像块,令第u个图像块ImGu为:

其中,W和H分别表示图像ImG的长和宽,在不同尺寸τ×τ的分割块下,当尺寸为16×16时,拼接区域边缘更清晰,γ的值最大,因此取τ=16;

为了估计ImGu的CFA插值系数,假设所选择的插值邻域大小为(2l+1)×(2l+1),则建立如下的线性插值模型:

其中,cGu,cRu和cBu分别表示绿色、红色、蓝色通道的CFA插值系数,ImGu,ImRu和ImBu分别表示绿色、红色、蓝色分量;

在图像块ImGu中,需插值的像素点的个数为ω=(τ×τ)/2,并可将(2)式改写为:

其中,表示图像块ImGu中,第t个待插值像素点的灰度值,表示图像块ImGu中待插值像素点的(2l+1)×(2l+1)邻域内第q个像素点的CFA插值系数,表示图像块ImGu中第t个待插值像素点的(2l+1)×(2l+1)邻域内第q个像素点的灰度值,其中,q=1,2,…,(2l+1)2-1,t=1,2,…,ω;的定义与类似,的定义与类似,的定义与类似;

为了便于描述,将(3)式表示为:

其中,其余符号类似;

随之采用协方差矩阵估计ImGu的插值系数,得到:

假设三个颜色通道相互独立,并令i=(2l+1)2-1,将(5)式变形为:

最终,图像块ImGu中的CFA插值系数估计如下:

步骤1.2、无效块的剔除;

所述步骤1.2具体如下:

将(7)式简写为如下形式:

由(8)式可知,当且仅当矩阵DGu为非奇异矩阵时,插值系数CGu才有解;为此,可计算DGu的行列式|DGu|,并定义如下规则:

步骤1.3、重建RGB三通道,

所述步骤1.3具体如下:

令l=1,利用所有有效图像块插值系数CGu的平均值构建矩阵SG如下:

其中,m为有效图像块的个数,通过矩阵SG重建绿色通道Im′G如下:

Im′G=ImG*SG                             (11)

同理,也可得到重建后的R,B通道为Im′R,Im′B

步骤2、取证特征提取;

所述步骤2具体如下:

步骤2.1、利用拉普拉斯算子Lap对经过所述步骤1重建后的三通道Im′R、Im′G、Im′B、以及原始三通道ImR、ImG、ImB分别进行卷积处理:

其中:

步骤2.2、令

步骤2.3、则Im'=abs(Im1-Im2)为所提取的取证特征;

步骤3、拼接区域检测,

所述步骤3具体如下:

步骤3.1、粗粒度拼接区域检测:

对所述步骤2得到的取证特征Im'进行二值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形态学操作,得到粗粒度拼接区域的检测结果Imcu

Imcu=imdilate(Im',SE)                (13)

其中,SE为结构元素,imdilate(·)表示形态学操作;

步骤3.2、进一步进行细粒度拼接区域检测;

所述步骤3.2具体如下:

步骤3.2.1、纹理强度特征提取:

将Imcu分成尺寸为κ×κ的不重叠块,κ=τ=16,设为每个粗粒度块,对每个块进行拉普拉斯算子卷积处理:

X′y=Xy*Lap                              (14)

在此基础上,计算X′y的协方差矩阵Ay为:

对协方差矩阵Ay进行奇异值分解,具体如下:

其中,为单位矩阵,T(1)>T(2)>…>T(s),用奇异值T(1),T(2),…,T(s)之和反映每个粗粒度块的纹理强度特征,并将其定义为:

fy=T(1)+T(2)+…+T(s)                (17)

其中,fy表示第y个粗粒度块的纹理强度特征;

步骤3.2.2、区分可疑拼接块:

用大津法对纹理强度数据集进行分类,如果图像块被分为两个集合Ψ1和Ψ2,定义:

其中,number(Ψ1),number(Ψ2)分别表示集合Ψ1和Ψ2中元素的数目,RSplicing,ROrginal分别表示拼接区域和原始区域;

步骤3.2.3、去除误检块:

为了去除误检测,定义:若一个图像块的四邻域全为可疑拼接块,则定义该块为可疑拼接块,若一个图像块的四邻域全为原始块,则定义该块为原始块,即对于一个图像块Yα,β

步骤3.2.4、合并可疑拼接区域:

首先,利用图像块的邻域标记方法,逐行扫描所有粗粒度块,寻找式(19)中检测结果的可疑拼接连通区域,直至将所有可疑拼接图像块标记完,假设共有δ个标签,即就有δ个可疑拼接连通区域,可将其记为:Γ={Γ12,…,Γδ};

然后,计算任意两个连通区域Γv、Γu中,像素点Q和Q的之间的欧式距离Divχ,uξ

其中,(XX,YY)表示连通区域Γv中,第χ个像素点Q的位置坐标;(XX,YY)表示连通区域Γu中,第ξ个像素点Q的位置坐标;

最后,定义如下规则对可疑拼接区域进行合并:

其中,th为合并阈值,将哥伦比亚数据库中的图像作为测试图像,设置一系列的合并参数th0∈{20,40,60,…,200},令拼接像素为阳性样本,原始像素为阴性样本,并计算在不同参数下的假阴性率(FNR)和假阳性率(FPR),由于当th0=100时,FNR和FPR的值均比较合理,因此th=100,将可疑拼接区域合并的结果记为Imhe

步骤3.2.5、精确定位:

对Imhe进行孔洞填充:

Imtian=imfill(Imhe,'holes')            (22)

其中,imfill(·)表示孔洞填充函数;

在此基础上,使用步骤3.2.4中的图像区域标记方法标记Imtian,假设共有θ个连通区域,并将其记为P1,P2,…,Pθ;定义P=argmaxArea(P1,P2,…,Pθ)为拼接区域,其中,Area(·)表示计算连通区域面积的函数,并将最终的细粒度拼接区域定位结果记为Imzui

所述步骤3.2.4利用图像块的邻域标记方法,逐行扫描所有粗粒度块,寻找式(19)中检测结果的可疑拼接连通区域,具体步骤如下:

令深色表示要标记的可疑拼接图像块,从第一行开始逐行扫描每一行的每个可疑拼接图像块,第一行有两个区域,其位置分别记为[2,6]和[9],分别给它们标记区域标签为1,2;接着扫描第二行,也有两个区域,所包含的可疑拼接图像块的位置分别为:[5],[9],但它们分别与上一行的两个区域邻接,所以沿用上一行的区域标签,即1和2;第三行有两个区域[5,9]和[13,14],因为[5,9]与上一行的两个区域都有邻接,所以把之前的两个区域合并为一个区域,标记为两者中最小的标签号,即1;[13,14]为新产生的独立区域,所以赋予新的标号2,对每一行进行上述过程;

步骤3.3、采用超像素分割算法平滑细粒度定位结果边缘;

所述步骤3.3具体如下:

步骤3.3.1、找到细粒度定位结果Imzui中,包含可疑拼接区域的最小矩形边界;

步骤3.3.2、将最小矩形区域映射到测试图像中,并对测试图像中的最小矩形区域进行超像素分割;

步骤3.3.3、将步骤3.3.2得到的超像素分割结果映射到Imzui的小矩形区域中,并将此超像素块集合记为:E={E1,E2,…,Ez},其中,z为超像素块的个数;

步骤3.3.4、计算超像素块En(n=1,2,…,z)中,可疑拼接像素个数占总像素个数比重εn

步骤3.3.5由于在连通区域合并时,会产生大量的误检,因此,定义如下规则:

即得到最终的图像拼接区域检测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20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