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熔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66057.8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0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魏志勇;涂著;李平;张伟;尚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63/16 | 分类号: | C08G63/16;C08G63/85;C08G63/8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 地址: | 11500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熔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熔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丁二酸、1,4-丁二醇和复合催化剂一步加入到反应釜内后依次进行酯化反应、预缩聚反应和终缩聚反应,制得低熔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a)将物质A、钛酸酯、硅酸酯和金属醋酸盐加入到二元醇和一元醇的混合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去除反应生成的小分子;物质A为氨基酸或氨基酸酯;
(b)向步骤(a)的体系中加入磷酸类化合物后,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
(c)向步骤(b)的体系中加入天然多元糖醇后,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段时间,制得复合催化剂;
物质A与钛酸酯的质量比为0.2~1:1;硅酸酯与钛酸酯的质量比为0.05~0.1:1;金属醋酸盐与钛酸酯的质量比为0.001~0.002:1;二元醇与钛酸酯的质量比为1~2:1;一元醇与金属醋酸盐的质量比为20~70:1;磷酸类化合物与钛酸酯的质量比为0.5~1.5:1;天然多元糖醇与钛酸酯的质量比为2~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熔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二元醇为1,4-丁二醇;一元醇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或叔丁醇;物质A为丝氨酸甲酯、苏氨酸甲酯、甘氨酸甲酯、丙氨酸甲酯、苯丙氨酸甲酯、缬氨酸甲酯、亮氨酸甲酯、异亮氨酸甲酯、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或异亮氨酸;钛酸酯为钛酸二乙二酯、钛酸四叔丁酯、钛酸四丁酯和钛酸四异丙酯中的一种以上;硅酸酯为正硅酸甲酯和正硅酸乙酯中的一种以上;金属醋酸盐为醋酸铝、醋酸钴、醋酸锌、醋酸镁和醋酸钙中的一种以上;
一定温度为50~140℃;一段时间为2~10h;
去除反应生成的小分子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减压蒸馏的绝对压力为1~5k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熔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磷酸类化合物为膦酰基乙酸三乙酯、膦酰基乙酸三甲酯、甲基膦酰基乙酸二乙酯、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苯酯或多聚磷酸;
一定温度为50~140℃;一段时间为2~1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熔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天然多元糖醇为麦芽糖醇、乳糖醇、异麦芽酮糖醇、肌醇、甘露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和山梨醇中的一种以上;
一定温度为25~35℃;一段时间为0.5~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熔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催化剂中钛元素的含量为1.83~3.43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熔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低熔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酯化反应;
将丁二酸、1,4-丁二醇和复合催化剂一步加入到反应釜内后,在不活泼气体保护下,先升温至一定温度打浆一段时间,再以一定速率升温至特定温度,反应至达到终止条件;
(2)预缩聚反应;
将步骤(1)的体系以一定速率升温至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抽真空至一定压力,保压一段时间;
(3)终缩聚反应;
将步骤(2)的体系在一段时间内减压至一定压力后,保压一段时间,得到低熔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熔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1,4-丁二醇与丁二酸的摩尔比为1.05~1.6:1;以钛元素质量计,复合催化剂的用量为丁二酸、1,4-丁二醇和复合催化剂总质量的50~150ppm;
一定温度为90~110℃;一段时间为30~60min;一定速率为1℃/min;特定温度为150~180℃;终止条件为酯化率达到9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60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锦花组培苗的炼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