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漂浮式海洋能发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8365.6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0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郑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万强 |
主分类号: | F03B11/00 | 分类号: | F03B11/00;F03B11/02;F03B13/00;F03B13/12;F03G7/0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2972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漂浮 海洋 发电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漂浮式海洋能发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发电装置主体,所述发电装置主体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顶端主体,且顶端主体两侧的发电装置主体顶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开槽,两组所述第一开槽内侧插设有同一防护罩壳,且防护罩壳中部下方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安装板,所述限位安装板底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插块,且第一固定插块底端皆插设第一开槽外侧的发电装置主体顶端开设的槽孔内侧。本发明可以相对较为便捷的对发电装置主体和防护罩壳之间进行安装和拆卸,进一步保障了发电装置主体和顶端主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寿命,进一步保障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确保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漂浮式海洋能发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海洋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产业和生活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少部分是水力和核能,化石燃料虽然自产业革命开始维持了产业的高速发展,但它是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把能源建立在更稳定的基础上,调整能源结构,寻找替代的可再生能源,海洋能是指依附在海水中的能源,海洋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其工作原理与风力发电类似,即通过能量转换装置,将海水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或化学过程接收、存储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波浪、海流、潮汐、温差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海洋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传统的海洋能发电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进入些许海水,在长时间的海洋漂浮过程中,发电装置使用一端时间后就需要返厂进行检修维护,在操作过程中相对繁琐,从而影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漂浮式海洋能发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传统的海洋能发电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进入些许海水,在长时间的海洋漂浮过程中,发电装置使用一端时间后就需要返厂进行检修维护,在操作过程中相对繁琐,从而影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发电装置主体,所述发电装置主体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顶端主体,且顶端主体两侧的发电装置主体顶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开槽,两组所述第一开槽内侧插设有同一防护罩壳,且防护罩壳中部下方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安装板,所述限位安装板底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插块,且第一固定插块底端皆插设第一开槽外侧的发电装置主体顶端开设的槽孔内侧,所述第一固定插块外侧中部皆插设有第一限位插杆,且第一限位插杆外侧皆贯穿发电装置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拉环内侧中部,且拉环内侧的上下两端皆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拉环的一端皆焊接在发电装置主体的外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罩壳底端中部插设有第三固定插块,且第三固定插块底端皆固定连接在第一开槽内壁底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罩壳底端皆贴合在连接软垫顶端,且连接软垫底端皆胶粘在第一开槽内壁底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安装板内侧底端胶粘有防护密封垫,且防护密封垫底端皆贴合在第一开槽顶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插块底端中部插设有第二固定插块,且第二固定插块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插块底端皆插设第一开槽外侧的发电装置主体顶端开设的槽孔内侧底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插杆外侧底端插设有第二限位插杆,且第二限位插杆底端皆固定连接在拉杆外侧顶端,所述拉杆内侧底端固定连接在滑块外侧中部,且滑块皆滑动在滑杆的外壁上,所述滑杆皆固定连接在第二开槽内壁中部,且第二开槽皆开设在发电装置主体外壁上,所述滑块顶端中部皆焊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远离滑块的一端皆焊接在第二开槽内壁顶端,所述第二弹簧中部皆环绕在滑杆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万强,未经郑万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8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升降式晾晒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隧道超前降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