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益生菌冻干粉制备方法及在皮肤和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9123.0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7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亓爱杰;李少波;亓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达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0 | 分类号: | A61K38/10;A61K9/19;A61K47/46;A61K9/00;A61P17/00;A61P31/10;A61P15/02;A61P31/02;A61P31/04;A61K35/7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益生菌冻 干粉 制备 方法 皮肤 妇科疾病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益生菌冻干粉制备方法及在皮肤和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优化菌体组合筛选得到了乳酸杆菌CGMCC NO.12422和嗜酸乳酸杆菌CCTCC NO:M2011124与抗菌肽进行配合使用,具有极好的治疗阴道炎的效果。而且,通过针对冻干方法以及冻干保护剂的优化,特别是三段式的冷冻形式配合保护剂使得菌剂的存活率以及保质期都可到到显著的延长。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菌剂可以由于阴道炎的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活性益生菌冻干粉制备方法及在皮肤和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益生菌为有益于肠道微生物平衡的有机物质。近几十年来, 益生菌的应用获得很大的发展, 如在各种腹泻、炎性肠病、短肠综合征和贮袋炎的治疗等。作为益生菌, 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能与人体细胞黏附;在胃酸和胆汁中有较好的稳定性;能产生抗微生物物质或有抗菌活性。临床上较常用的有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卷曲乳杆菌和酵母菌等。1995年, Gibson等提出具有选择性刺激肠道有益菌群或益生菌本身的生长或和增强其活性,从而对机体产生有益作用。
目前的研究表明益生菌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改善肠道内环境:益生菌主要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而促进人体健康。它可合成维生素, 形成有抗菌作用的物质乙酸和脂肪酸等, 也能影响肠道先天免疫系统, 如加强肠道紧密连接、增加黏液分泌和促进胃肠蠕动等。总之, 益生菌作用于肠道菌群的多方面, 最终有利于建立一个正常的共生菌群,防止潜在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免疫增强作用:微生态制剂可刺激宿主的免疫应答, 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Schultz等研究结果表明, 乳杆菌对健康人细胞免疫系统有直接的作用。此外, 微生态制剂还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补体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抗肿瘤作用:益生菌的细胞壁主要组分为细胞壁酰二肽( MDP)和脂磷壁酸等,可激活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自然杀伤( NK)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 使之分泌具有杀瘤活性的细胞毒性效应分子, 如IL-1、IL-6、TNF-α、NO以及多种抗体。同时, 益生菌还可通过诱导机体产生NO、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等机制,以达到抗肿瘤的作用。降低胆固醇作用:一系列体外研究认为,益生菌可能通过以下机制达到降低血胆固醇水平的作用:①产生游离胆酸盐与胆固醇共沉淀;②细菌的酶对胆酸盐的去结合作用;③胆固醇结合至细菌细胞膜或壁上;④细菌对胆固醇的吸收;⑤共沉淀和吸收作用同时发生。Lieske等的临床研究显示, 摄入益生菌可降低尿草酸盐排泄率, 从而预防和治疗肠源性尿草酸盐过多及其引起的泌尿系结石的目的。其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 限制肠道草酸盐吸收。
健康女性阴道菌群以乳杆菌为主,同时包含少量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包括奇异菌属、棒状杆菌、动弯杆菌、普氏菌属、阴道加德纳菌、纤毛菌属、气球菌属(anaerococcus)和微单胞菌属(pepto⁃niphilus)等。除乳杆菌外,一些其他细菌如奇异菌属也可产生乳酸,属于潜在的益生菌或致病菌。这些细菌可使阴道pH值轻度升高。阴道菌群变化与微生态失调及疾病相关。月经、激素波动、性行为、卫生行为、新的性伴侣及阴道微生物构成变化引起菌群变化,最终导致临床疾病如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和需氧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达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达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9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