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平台可折叠隧道养护作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5005.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8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伟;李根文;邱剑飞;孔令燕;毛少坊;晁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范青青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台 可折叠 隧道 养护 作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平台可折叠隧道养护作业装置,包括配重块、伸缩臂、第一作业平台和变幅作业机构,所述伸缩臂包括基本臂和展开臂,所述基本臂的一端连接配重块,另一端滑动连接展开臂,基本臂底部设有第一回转机构,所述展开臂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变幅作业机构,自由端内侧通过第二回转机构转动连接第一作业平台的一端,使第一作业平台能够在水平方向展开,变幅作业机构能够在竖直方向展开,收起状态下第一作业平台和变幅作业机构的长度方向与伸缩臂同向设置;所述变幅作业机构包含若干个作业平台,在展开时呈阶梯状分布。该装置作业覆盖面大、装置承载能力大,可实现半断面同时作业,作业效率高,安全性高,收车面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平台可折叠隧道养护作业装置,属于隧道养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公路隧道数量越来越多,甚至隧道增长率高于高速公路本身增长率。隧道受地质条件、设计和施工技术条件的限制,存在很多问题。从已建成的公路隧道看,渗漏水,衬砌开裂,拱背空洞,衬砌厚度不够,混泥土强度劣化等现象较为严重。目前有些公路隧道处于病害发育的亚健康状态,很多隧道已经进入到养护维修期。常见隧道养护的内容包括:土建工程检修(衬砌开裂、渗漏水等); 照明、通风、监控设备检修;机电、消防救援设施检修等。
目前公路隧道养护作业装置,都是替代性的,没有一款专用的隧道养护专用的作业装置。隧道养护作业时2米以下的高度,不借助作业平台,但是2米以上位置不借助作业平台根本无法实现,只能借助搭脚手架或者普通高空作业车把施工作业人员从地面运送到高处隧道面。搭临时脚手架高度固定,不可调节,架子连接不稳晃动剧烈,作业人员安全没有保障,作业效率低。普通高空作业车的作业斗小、承载能力小,只能点对点作业,作业效率低;作业时臂架结构旋转超出车身宽度占用两个车道,影响车辆通行。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作业覆盖面大、收车面积小的多平台可折叠隧道养护作业装置,装置承载能力大,覆盖范围大,可实现半断面同时作业,作业效率高,作业安全性高,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平台可折叠隧道养护作业装置,包括配重块、伸缩臂、第一作业平台和变幅作业机构,所述伸缩臂包括基本臂和展开臂,所述基本臂的一端连接配重块,另一端滑动连接展开臂,基本臂底部设有第一回转机构,所述展开臂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变幅作业机构,自由端内侧通过第二回转机构转动连接第一作业平台的一端,使第一作业平台能够在水平方向展开,变幅作业机构能够在竖直方向展开,收起状态下所述第一作业平台和变幅作业机构的长度方向与伸缩臂同向设置;所述变幅作业机构包含若干个作业平台,在展开时呈阶梯状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转机构和第二回转机构的回转角度范围均为±90度,可以将作业装置分别动作至隧道的左侧和右侧,实现双侧作业,同时保证双侧展开作业时,第一作业平台可以沿隧道方向伸向后方,增加隧道作业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作业平台包括平台底板和护栏,所述护栏设置于平台底板边缘,护栏上部安装有折叠扶手,折叠扶手可以在工作时打开保护工人安全,在收起时向平台内部180度折叠,减少占用空间;所述平台底板上还设有固定爬梯和活动扶梯,方便工人进入平台以及在各平台间移动。所述活动扶梯转动连接于平台底板靠近第二回转机构一端的两侧,与平台底板转动连接,使其既能向平台内折叠又能向平台外下放,当其位于竖直位置时可作为护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5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下趟入式单元隔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吸附材料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