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道组模块化的客运枢纽落客平台交通组织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4631.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0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焦利娟;李欣朋;朱晓蕾;刘宇晴;陶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姜慧勤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车道 模块化 客运 枢纽 平台 交通 组织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车道组模块化的客运枢纽落客平台交通组织设计方法,将落客平台视为若干个基本车道组模块的组合,各基本车道组模块的交通组织方式不同。进行落客平台设计时,将各基本车道组模块按照一定规则拼接组合,形成初步设计方案;再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得到可供比选的落客平台设计方案;结合用地条件、经费预算、交通运行状况等各项指标进行方案比选,确定最优的落客平台设计方案。基本车道组模块包括:单车道即停即走模块、双车道一停一走模块、三车道两侧停车模块与三车道斜列停车模块。本发明方法设计过程简洁,设计效率高,设计成果可很好地提升落客平台的时空资源利用率,为现有落客平台的优化和新型落客平台的设计提供帮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车道组模块化的客运枢纽落客平台交通组织设计方法,属于落客平台车道功能划分、交通组织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落客平台是乘客进入的客运枢纽重要途径,是客运枢纽设计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对客运枢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客运枢纽选址布局、与周边用地的关联、空间整体布局等方面,有关落客平台交通组织设计的研究较少。目前,国内大型客运枢纽落客平台普遍存在拥堵现象,客运枢纽落客平台的行人通行空间亟需改善,落客效率亟需提高。
目前,客运枢纽落客平台设计现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缺乏交通设计与交通管理,仅对停车时间上限做出规定,未使用标志标线规范车辆行驶轨迹;
2)人车混行,行人通行安全得不到保障;
3)行人过街设施设置不合理,干扰机动车疏散,影响通行效率;
4)机动车倾向于在落客平台上游落客,落客平台空间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车道组模块化的客运枢纽落客平台交通组织设计方法,解决目前客运枢纽落客平台交通拥堵的问题,提升落客平台设计过程的效率,解决落客平台无交通组织的问题、提升行人安全性,提高机动车疏散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车道组模块化的客运枢纽落客平台交通组织设计方法,将落客平台视为基本车道组模块的组合,所述基本车道组模块为单车道即停即走模块、双车道一停一走模块、三车道两侧停车模块或者三车道斜列停车模块;
所述客运枢纽落客平台交通组织设计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以及各个基本车道组模块在不同行人横向干扰下的通行能力,对不同的基本车道组模块进行组合,设计满足设计要求的初步设计方案;具体如下:
定义落客平台远离进站口一侧为外侧,靠近进站口一侧为内侧,设定落客平台从外侧至内侧的基本车道组模块的序号依次为1,2,…,n;
选定第1个模块,设定为模块M1,且模块M1在0人/小时行人横向干扰条件下的通行能力为N1,单位为pcu/h;
选定第2个模块,设定为模块M2,且模块M2在a*N1人/小时行人横向干扰条件下的通行能力为N2;
以此类推,选定第i个模块,设定为模块Mi,且模块Mi在a*(N1+N2+…+Ni-1)人/小时行人横向干扰条件下的通行能力为Ni;
直至选定第n个模块Nn后,满足条件N1+N2+…+NnQ,从而得到初步设计方案;其中,a为平均每辆送客车辆下车的行人数,Q为预测高峰小时交通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46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管
- 下一篇:一种建筑幕墙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