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4219.1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8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井涛;谢江辉;周登博;王尉;陈宇丰;臧小平;李凯;赵炎坤;云天艳;张妙宜;起登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5F11/08;C05F17/20;A01N63/22;A01N63/20;A01P21/00;A01P3/00;C12R1/07;C12R1/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张新蕊 |
地址: | 571101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微生物 菌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菌剂,其含有厦门芽孢杆菌、南海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东方醋酸菌中的两种或以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不同功能微生物组合形成复合菌剂,对香蕉枯萎病有良好的防控效果,还能促进香蕉幼苗的生长,提高香蕉抗逆能力等,本发明的复合菌剂经发酵后可获得高效、稳定、群落多样性丰富的复合微生物菌肥,能在土壤中很好的定殖,协同促进土壤益生菌和拮抗菌的生长繁殖,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而抑制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优化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影响土壤微生物优势种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香蕉是世界水果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柑桔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世界年产量约有上亿吨。全球种植香蕉的国家约有130多个,而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是香蕉主要种植区。香蕉生长迅速,经济价值高,营养成分丰富,是很多地区的经济支柱,在亚洲和非洲以靠香蕉为生的人约有5亿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香蕉是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口粮,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又称香蕉巴拿马病、黄叶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病菌侵染而引起,破坏香蕉维管束,并导致植株死亡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Stover et al.,1972)。香蕉枯萎病的危害性已蔓延至世界各国,近年来世界许多香蕉生产国家和地区关于该病的发生报道甚多。目前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热带及亚热带植蕉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地香蕉产业的发展。
目前枯萎病的防治主要从育种、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几方面入手,各类研究也较多。但大田实践研究表明,诸多防控措施的防治效果都不明显,作用甚微。而生物防治作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措施之一,是目前公认的最安全、最有效的土传病害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在保持生态平衡、环境稳定的同时,也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线和方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菌剂以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含有厦门芽孢杆菌、南海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东方醋酸菌中的两种或以上。
其中,所述厦门芽孢菌为厦门芽孢杆菌XJC-HK-7(Bacillus xiamenensis XJC-HK-7),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登记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619。
其中,所述南海芽孢杆菌为南海芽孢杆菌XJC-YS-26(Fictibacillusnanhaiensis XJC-YS-26),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登记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591。
其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XJC-Z-9(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 XJC-Z-9),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登记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593。
其中,所述东方醋酸菌为东方醋酸菌XJC-C(Acetobacter orientalis XJC-C),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登记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5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42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