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汽车尾气水汽分离和排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7630.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4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程飞;郝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119 | 分类号: | H01M8/04119;H01M8/0662;B60L50/72;B60L58/3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易滨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汽车尾气 水汽 分离 排放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尾气水汽分离和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电池堆(10)、尾气输送管(20)、水箱(30)、燃料电池控制单元(40)、第一控制开关(50)、排气管(60)和排水管(70),所述尾气输送管(20)的一端与所述燃料电池堆(10)的尾气输出端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水箱(30)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排气管(60)与所述水箱(30)的出气口连通,且其远离所述水箱(30)的一端设有过滤单元(80),所述过滤单元(80)用于对气体进行过滤处理,所述排水管(70)与所述水箱(3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0)设置在所述排水管(70)上,其用于连通或断开所述排水管(70),所述燃料电池控制单元(40)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尾气水汽分离和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水位检测单元,且两个所述水位检测单元上下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水箱(30)内,且位于上方的所述水位检测单元位于所述水箱(30)排气口的下方,所述水位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水箱(30)内的水位进行检测,所述水位检测单元与所述燃料电池控制单元(40)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尾气水汽分离和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90),所述第二控制开关(90)设置在驾驶舱内,其与所述燃料电池控制单元(4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尾气水汽分离和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0)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水箱(30)的顶部,所述尾气输送管(20)为“L”型结构,且其水平段与所述燃料电池堆(10)的尾气输出端连通,其竖直段与所述水箱(30)的进气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尾气水汽分离和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60)为“Z”字型结构,且所述过滤单元(80)设置在所述排气管(60)远离所述水箱(30)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尾气水汽分离和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80)为过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尾气水汽分离和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50)为电磁阀。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燃料电池汽车尾气水汽分离和排放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查燃料电池控制单元(40)是否得电及处于正常工况状态,若是,则进行下一步操作,若否,则检查燃料电池控制单元(40),直至其完成上电和处于常工况状态;
S2、水位检测单元实时监控水箱(30)中的水位高度,若测得水箱(30)中的水位高度<H1,则燃料电池控制单元(40)不发送控制命令,直到测得水箱(30)中的水位高度≥H1;若测得水箱(30)中的水位高度≥H1,则进行下一步两种并行判断;
并行判断一:若水箱(30)中的水位高度<H2,则燃料电池控制单元(40)不发送控制命令,直到水箱(30)中的水位高度≥H2;若水箱(30)中的水位高度≥H2,则进行下一步骤;
并行判断二:判断当前第二控制开关(90)是否处于启动状态,若第二控制开关(90)处于未启动状态,则燃料电池控制单元(40)不发送控制命令,直到第二控制开关(90)处于启动状态;若当前第二控制开关(90)处于启动状态,则进行下一步骤;
S3、当检测到水箱(30)中的水位高度≥H2或第二控制开关(90)处于启动状态时,燃料电池控制单元FCU(40)控制第一控制开关(50)打开,排水工作启动;
S4、边排水边检测水箱(30)内的水位信息,若测得当前水箱(30)中的水位高度≥H1,则保持第一控制开关(50)为打开状态;若测得当前水箱(30)中的水位高度<H1时,燃料电池控制单元FCU(40)控制第一控制开关(50)关闭,排水工作停止;同时返回至S1,并循环S1-S4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76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