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芳烃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重芳烃油生产BTX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5527.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3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许杰;尹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888 | 分类号: | B01J23/888;B01J23/882;B01J23/883;B01J35/10;C10G45/5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烃 加氢精制 催化剂 生产 btx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芳烃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重芳烃油生产BTX的方法。所述重芳烃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包括金属活性组分和负载所述金属活性组分的载体,所述载体是通过将天然海绵粉末与氢氧化铝干胶粉混合、焙烧而成,所述金属活性组分包括金属氧化物;所述重芳烃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孔容为0.9~1.3ml/g,比表面积为150~350msupgt;2/supgt;/g,压碎强度在300N·cmsupgt;‑1/supgt;以上。本发明制备的重芳烃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好的优点;同时本发明的方法使低廉劣质的重芳烃油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液化气、三苯产品,明显提高了重整装置的综合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芳烃油的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芳烃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重芳烃油生产BTX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重芳烃油主要来源于催化重整、乙烯裂解装置。重整C9+重芳烃约占重整装置加工能力的15%~20%,国内重整加工能力已超过1亿吨/年,重整C9+重芳烃产能为1500~2000万吨/年。裂解C9+重芳烃占乙烯装置产能的10%~20%,国内乙烯裂解装置产能超过2000万吨/年,裂解C9+重芳烃产能为100~200万吨/年。未来随着我国芳烃联合装置及大规模乙烯装置的建设和现有装置扩能改造,副产C9+重芳烃油会越来越多;长期以来重芳烃油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除少量用作溶剂和提取C9、C10单体芳烃外,基本均掺入燃料中烧掉了。随着我国环保法规日益完善,掺混、烧掉将受到限制。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重芳烃油资源,将其转化为BTX(苯、甲苯、二甲苯),已成为国内外芳烃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与其它利用途径相比,重芳烃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生产BTX等重要的基础有机原料。近年来,UOP、ExxonMobil、中国石化等多家公司在开发烷基转移催化剂和工艺,其中已工业化应用的有UOP公司Tatoray技术、UOP公司Toray TAC9工艺、ExxonMobil公司TransPlus工艺技术、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的HAL工艺及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HAT-plus工艺。目前用于重芳烃加氢脱烷基的分子筛主要有ZSM-5、β和丝光沸石等。ExxonMobil的TransPlus工艺采用双床层贵金属改性的β分子筛催化剂,能够处理高浓度的重芳烃油原料,但存在催化剂成本高、活性稳定性欠佳等问题。公开号为CN1117404A的专利公开了HAL技术所用的双功能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在较缓和的工艺条件下加工重芳烃油,此催化剂ZSM-5分子筛含量60%,硅铝比25,载体氧化铝40%,活性金属为铂、铼,单程转为率35%~50%,BTX总产率仅约为63%。HAT工艺所用催化剂则采用非贵金属改性的大孔子纳米β分子筛,降低了催化剂的成本,进一步提升了催化剂对重芳烃油的处理能力,平均转化率高于55%,BTX总大于75%(戴厚良主编,《芳烃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2014.12,P260~P268),但BTX总产率亦偏低。此大孔纳米β分子筛粒径约50~100nm,粒径有些偏大,恐会因孔道过大可使2个或2个以上的芳烃同时通过孔道到达酸中心,引起聚合形成焦炭,影响BTX产率和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目前,重芳烃大多采用上述技术路线用于生产三苯产品(刘毅等,“重芳烃轻质化技术和前景浅析”,《技术应用与研究》,2017.06,P40-P41),采用本发明方法蒸馏/抽提/加氢组合技术路线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芳烃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重芳烃油生产BTX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55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