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动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3590.8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8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亚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58/10;B60L58/18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涂柳晓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动 电池 智能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光耦隔离继电器、微处理器、通信模块、触摸显示屏、均衡模块和存储器;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组进行监测,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光耦隔离继电器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微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与触摸显示屏信息连接,微处理器分别与均衡模块和存储器电性连接;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本发明具有保护电池性能,防止电池组中个别电池早期损坏的功能,利于电动车的运行,还具有报警的功能;本发明在电动汽车充电、运行与电池有关参数协调工作是依靠对电池箱内电池模块的监控来实现的,可以计算并发出相关指令,执行指令,向用户提出警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动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燃油汽车、船舶所排放的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大气最大、最严重的污染源,由于汽车,船舶的数量仍处于急剧增加的阶段,所带来的污染也将日益加剧。据有关部门统计,大气污染中46.7%的氮氧化合物、65.4%的一氧化碳和74.5%的碳氧化合物都来源于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燃油汽车船舶还存在着另一种污染,即噪声污染,据了解,目前世界上环境噪声最主要的来源是交通噪声,其中大部分交通噪声来自于汽车,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污染同大气污染一样也会不同程度的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众所周知,石油为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储量在迅速减少,据国外相关部门预测,以现在的能源消耗速度,目前所探明的石油储量只能维持28年左右,而每年全世界石油总消耗量的43%来自于燃油汽车船舶。如今环境和能源这两个现实的问题己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想方设法研究更加清洁、利用率更高的新能源来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紧张的问题。针对环境和能源问题,全球汽车船舶业选择了发展节能技术和新能源,一般指以车船舶载电池为车辆船舶提供部分或全部动力,新能源汽车船舶是由电池提供动力,以现有的技术,电池中的电能可以来自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等各个领域,电能的使用使汽车船舶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大大减少,而且电动汽车及船舶的效率比传统燃油汽车内燃机的效率高出很多,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比内燃机也要小。因此,新能源汽车船舶代表着现代汽车及船舶工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汽车船舶工业的必然走向。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言而喻,电池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监控电池状态,可以优化使用电池能量,延长电池寿命,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因此对电动汽车船舶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国内的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发展上,车载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制造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船舶超大容量电池组如何有效地利用电池的能量,延长电池的寿命是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的关键部分。
随着近年来电动汽车研究和使用的不断升温,国外一些大的汽车生产商和电池供应商针对各种电池作了大量研究及试验,总结出电池的数学模型,并成功开发出许多电池管理系统装在车上试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Mentzer ElectronieGmbH和wernerRetzlaff为首设计的BADICHEQ系统及BADICOACH系统;德国的B.Hauck设计的BATTMAN系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EVI上的电池管理系统;美国Aerovironment公司开发的Smart Guadr系统(Long-Life Battery Using Intelligent Modular Controlsystem);美国AC Propulsion公司开发的名为BatOPt的高性能电池管理系统;日本丰田的混合车用系统。新能源船舶电池包容量大,电压高对它进全面管理有很大的意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亚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亚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35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