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天然核苷酸构成的核酸编码化合物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7047.7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6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巩晓明;窦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40B40/08 | 分类号: | C40B40/08;C40B3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核苷酸 构成 核酸 编码 化合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天然核苷酸构成的核酸编码化合物和化合物库。本发明的核酸编码化合物和化合物库通过引入Z、P、S、B、S’五种人工碱基,克服了使用天然碱基的核酸编码化合物库的应用局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非天然核苷酸构成的核酸编码化合物和/或化合物库。
背景技术
在新药研发领域,针对生物靶标的高通量筛选是快速获得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基于单个分子的传统高通量筛选所需时间长、设备投入巨大、库化合物数量有限(数百万),且化合物库的建成需要数十年的积累,限制了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效率与可能性。近年来出现的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WO2005058479、WO2018166532、CN103882532),结合了组合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将每个化合物加上一个DNA标签,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合成高达亿级的化合物库,而且化合物能够通过基因测序的方法进行识别,大幅度地增加了化合物库的大小和合成效率,成为下一代化合物库筛选技术的趋势。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正开始在制药行业广泛应用,并产生了诸多积极的效果(Accounts ofChemical Research,2014,47,1247-1255)。
随着该技术运用的扩展,DNA编码标签也体现出其在某些生物靶标筛选上的局限:1)如转录因子等与DNA序列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核糖核酸(RNA)等作为疾病调控靶标时,传统DNA编码化合物库筛选会产生较多背景结合信号。这些信号可能来自化合物的DNA标签与转录因子蛋白的亲和作用,或化合物的DNA标签与RNA靶标产生的杂交亲和,这些信号并非经由化合物结构本身与生物靶标的结合。2)传统DNA编码化合物库筛选应用于某些生物样本(如基于活细胞原位膜蛋白靶点的筛选)时,由于这些生物样本容易产生内源基因组DNA对富集分子的DNA标签扩增和检测的干扰,从而降低扩增效率以及形成一定错配假阳性扩增信号。
Shuichi Hoshika等公开了一种非天然碱基的核酸编码系统(Science,2019,363:884- 887)。本发明将非天然碱基应用于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使用与天然编码核苷酸不同的编码系统,从而克服上述应用局限,提升编码化合物库技术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酸编码化合物,包括功能部分和核酸部分,其中核酸部分的碱基选自非天然碱基Z、P、S、B、S’;
其中,碱基Z为碱基P为碱基S为碱基B 为碱基S’为
进一步地,所述核酸编码化合物还包括连接基团,通过连接基团将功能部分和核酸部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核酸部分包括单链核酸和/或双链核酸。
更进一步地,所述双链核酸中,碱基Z和碱基P对应,碱基S和碱基B对应,碱基S’和碱基B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核酸部分由核糖核苷酸和/或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核糖核苷酸的碱基为Z、P、S’、B,所述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碱基为Z、P、S、B。
进一步地,所述核酸部分核酸长度大于10bp。
更进一步地,所述核酸部分可以插入带有天然碱基的核苷酸,但不插入连续3个或3 个以上的天然碱基核苷酸,并且天然碱基的核苷酸数量在核酸部分核苷酸总数中的比例低于30%。
进一步地,所述核酸编码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
其中,
X是至少3价的原子或分子骨架;
L1为可连接核酸5’端的连接基团;
L2为可连接核酸3’端的连接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70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