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路协同条件下面向复杂交通形态的控制网格划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2721.2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立;刘建东;赵琦;张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方工业大学;问九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8G1/01;G08G1/07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晨光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条件下 面向 复杂 交通 形态 控制 网格 划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复杂交通控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车路协同条件下面向复杂交通形态的控制网格划分方法,以路侧单元布设拓扑为基础,利用通讯传输的边界可以将道路划分成控制网格,进而可以使网格具备道路信息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以形成真正的车路协同交通管控;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城市道路交通静态仿真模型;S2、在车路协同环境下,通过路侧单元的实时监测能力;S3、在步骤S2中城市道路交通动态仿真模型中;S4、以城市道路交通动态仿真模型为基础,建立交通信息库;S5、车辆用户进行用户节点角色申请;S6、交通信息库为注册车辆用户提供道路交通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杂交通控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车路协同条件下面向复杂交通形态的控制网格划分方法。
背景技术
复杂的交通形态包括了道路条件、路况及交通流状态、突发事件、天气情况和交通管制等等,智能车辆自身的检测器无法获取以上所有信息,其只能在传感器的有效检测范围内进行部分信息的感知,这就导致车辆的感知能力大为减弱,以至于无法避免车辆行驶的安全风险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车路协同条件下面向复杂交通形态的控制网格划分方法,以路侧单元布设拓扑为基础,利用通讯传输的边界可以将道路划分成控制网格,进而可以使网格具备道路信息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以形成真正的车路协同交通管控。
本发明的车路协同条件下面向复杂交通形态的控制网格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城市道路交通静态仿真模型,用来描述道路的几何特征、车道划分、隔离带和路肩的宽度、路面类型、固定交通标志的位置以及路侧单元的位置;
S2、在车路协同环境下,通过路侧单元的实时监测能力,测得车流量分布模型,并将其融合在步骤S1中城市道路交通静态仿真模型中,制得城市道路交通动态仿真模型;
S3、在步骤S2中城市道路交通动态仿真模型中,以路侧单元布设拓扑为基础,利用通讯传输的边界将道路划分成若干控制网格,通过路侧单元使若干控制网格具备道路信息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以形成真正的车路协同交通管控;
S4、以城市道路交通动态仿真模型为基础,建立交通信息库;
S5、车辆用户进行用户节点角色申请;
S6、交通信息库为注册车辆用户提供道路交通信息。
本发明的车路协同条件下面向复杂交通形态的控制网格划分方法,所述步骤S3中,若干控制网格均可在静态网格基础上实现动态的合并和分离。
本发明的车路协同条件下面向复杂交通形态的控制网格划分方法,步骤S6中交通信息库为注册车辆用户提供道路交通信息的方式为广播、APP、地图导航等。
本发明的车路协同条件下面向复杂交通形态的控制网格划分方法,所述路侧单元包括红外线发射柱、红外线接收柱、摄像头、路侧信号接收器、路侧信号发送器和SoC芯片,所述红外线发射柱固定在道路的一侧,红外线发射柱包括若干固定安装的红外线发射器以及固定在发射器上的摄像头,红外线接收柱固定在道路的另一侧,红外线接收柱包括若干固定安装的红外线接收器,每组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均与一组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对应,路侧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交通信息库发送的指令,路侧信号发射器用于将路侧单元拍摄到的信息传递到交通信息库,红外线发射柱、红外线接收柱、摄像头、路侧信号接收器和路侧信号发送器均与SoC芯片电连接,SoC芯片用于控制红外线发射柱、红外线接收柱、摄像头、路侧信号接收器和路侧信号发送器进行协调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车路协同环境下,通过路侧单元的感知和控制能力,为车辆提供超视距的检测能力和全息的复杂环境感知能力,以路侧单元布设拓扑为基础,利用通讯传输的边界将道路划分成若干控制网格,通过路侧单元使若干控制网格具备道路信息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以形成真正的车路协同交通管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方工业大学;问九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方工业大学;问九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27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中心体组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LD自动压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