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彩色氧化锆义齿烧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4231.8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1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星;汪浩;侯锡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新茂义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88 | 分类号: | C04B35/488;C04B35/622;C04B35/626;C04B35/64;A61C13/08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珠海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彩色 氧化锆 义齿 烧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氧化锆义齿烧结方法,该义齿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量制备:将彩色氧化锆制备所需的各化学组成成分定量称取,将粉料和结合剂添加在研磨设备中打成浆料,再将浆料干燥制备成多孔颗粒,多孔颗粒的粒径为0.1‑0.2mm;S2、多孔颗粒注模:将制备的氧化锆多孔颗粒装入在成型模具内,然后将装有多孔颗粒的成型模具放置在静压成型机内,有益效果:设定出更为合适的烧结工艺,对材料的明度及性能影响较小,使用彩色氧化锆可节省工序,提高效率近30%,减少出错机率,降低成本浪费,纳米氧化锆粉体加入微米级α‑Al2O3粉体制备出氧化锆增韧纳米复合陶瓷,利用先进的纳米材料技术获得性能更为优良的修复用义齿材料,对陶瓷性能影响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义齿烧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彩色氧化锆义齿烧结方法。
背景技术: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导致人们对吃的追求越来越多样化,从而牙齿问题层出不穷,致使人们对牙齿的重视度也随之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关注修复后牙齿的舒适度、耐用度,同时更关注是否自然美观。氧化锆陶瓷是一种生物惰性陶瓷,它不仅本身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而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人们开始关注氧化错陶瓷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是用作关节假体的关节头,近年来,氧化锆陶瓷及氧化锆复合陶瓷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陶瓷、纳米复合陶瓷等新型陶瓷材料的不断开发,氧化锆及其复合陶瓷在口腔材料领域正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市场需求较多的义齿为全锆产品,全锆的产品多为白色氧化锆材料制作而成,以及需要后期的调色,产品的通透度、明度较差,上色工序导致义齿制造较耗时长,出错机率大,成本浪费高,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色氧化锆义齿烧结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彩色氧化锆义齿烧结方法,解决了目前市场需求较多的义齿为全锆产品,全锆的产品多为白色氧化锆材料制作而成,以及需要后期的调色,产品的通透度、明度较差,上色工序导致义齿制造较耗时长,出错机率大,成本浪费高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彩色氧化锆义齿烧结方法,该义齿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定量制备:将彩色氧化锆制备所需的各化学组成成分定量称取,将粉料和结合剂添加在研磨设备中打成浆料,再将浆料干燥制备成多孔颗粒,多孔颗粒的粒径为0.1-0.2mm;
S2、多孔颗粒注模:将制备的氧化锆多孔颗粒装入在成型模具内,然后将装有多孔颗粒的成型模具放置在静压成型机内,压制得到比待制造义齿更大的标准坯;
S3、标准坯烧结:将上述获得的标准坯在高温炉中进行煅烧烧结,标准坯经过烧结得到义齿坯;
S4、义齿坯加工:将烧结义齿坯经过CNC切割、车削、打磨加工工序,获得所需尺寸要求的义齿坯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3中标准坯烧结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一次升温烧结:标准坯在高温炉中进行一次升温煅烧,一次升温煅烧过程中,高温炉内的温度由0℃升温至900-1050℃,一次升温煅烧的升温速率为15-20℃/min,一次升温煅烧的时间为45-60min;
步骤二、二次升温烧结:一次升温烧结结束后,标准坯在高温炉中进行二次升温煅烧,二次升温煅烧过程中,高温炉内的温度由900-1050℃升温至1250-1350℃,二次升温煅烧的升温速率为12-15℃/min,二次升温煅烧的时间为30-4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新茂义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新茂义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4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