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先进飞机舱门集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3193.4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7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林辉;巩明超;周素莹;刘冬平;李亚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B64C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刘新琼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进 飞机 舱门 集中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进飞机舱门集中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多电飞机技术、机电综合管理技术和总线技术,由舱门集中控制器、舱门作动子系统、舱门控制面板和舱门系统总线组成,舱门集中控制器、舱门作动子系统、舱门控制面板之间通过舱门系统总线互联。舱门作动子系统包括飞机上所有的电动舱门系统,采用机电作动的方式,实现舱门电动运行;舱门集中控制器能够实现对舱门作动子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同时接入公共设备管理系统中,实现机电综合管理;舱门控制面板是整个舱门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人机交互的可视化部件,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实现对舱门作动器的操纵并获悉舱门系统当前的状态。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先进飞机舱门的自动运行和集中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电飞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舱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多电化甚至全电化是公认的飞机的发展趋势,飞机的多电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可靠性高、维护性好、使用费用低、机上接口简单、能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少、易于能量传输和管理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多电技术已经在F-35、B787、A380等型号的飞机上获得了应用和验证。
然而目前多电飞机在舱门系统上的自动化程度并不高,B787、A380等先进民机的客舱门仍然采用手动开启/关闭的运行方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勤务人员的工作载荷;由于货舱门面积、重量较大,因此已经有较多的民用机型取消了手动运行的方式,然而取而代之的是液压作动的方式,这显然不符合多电飞机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进行机载公共设备综合管理(国内称为机电综合管理),即将整个公共设备系统视为一个整体,采用数据总线、多处理机等技术实行统一管理是机载设备管理的发展方向。目前飞机舱门系统并没有形成一个能够并入公共设备管理系统的整体,没有专用的控制器来执行对整机舱门系统的管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先进飞机舱门集中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多电飞机技术、机电综合管理技术和总线技术,由舱门集中控制器、舱门作动子系统、舱门控制面板和舱门系统总线组成,舱门集中控制器、舱门作动子系统、舱门控制面板之间通过舱门系统总线互联。舱门作动子系统包括飞机上所有的电动舱门系统,采用机电作动的方式,实现舱门电动运行;舱门集中控制器能够实现对舱门作动子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同时接入公共设备管理系统中,实现机电综合管理;舱门控制面板是整个舱门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人机交互的可视化部件,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实现对舱门作动器的操纵并获悉舱门系统当前的状态。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先进飞机舱门的自动运行和集中管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先进飞机舱门集中管理系统,包括舱门集中控制器、n个舱门作动子系统、m个舱门控制面板和舱门系统总线;所述舱门集中控制器、n个舱门作动子系统和m个舱门控制面板都接入舱门系统总线;
通过操纵所述舱门控制面板,经由舱门系统总线发送控制指令到舱门集中控制器;所述舱门集中控制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通过舱门系统总线控制舱门作动子系统,实现对飞机舱门的控制;
所述舱门集中控制器包括集中控制总线通信模块、集中控制CPU、逻辑分析模块和控制律模块;所述集中控制总线通信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子模块和第一接收子模块,集中控制总线通信模块与舱门系统总线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信息;所述集中控制CPU分别连接集中控制总线通信模块、逻辑分析模块和控制律模块,当集中控制总线通信模块的第一接收子模块接收到数据时,若数据来源为舱门控制面板,则集中控制CPU判定操作人员有对飞机舱门的操作需求,由逻辑分析模块完成对舱门控制面板发送的控制指令有效性的判断:当判断舱门控制面板发送的控制指令有效,集中控制CPU使能控制律模块,由控制律模块控制舱门作动子系统动作;否则,当判断舱门控制面板发送的控制指令无效,集中控制CPU不使能控制律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31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轨吊机车的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