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载重指示功能的无充气弹簧轮胎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48609.5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3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栾頔;马文博;汪可;张执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C7/18 | 分类号: | B60C7/18;B60C7/20;B60C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庆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载重 指示 功能 充气 弹簧 轮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载重指示功能的无充气弹簧轮胎,包括一轮毂、一轮辋、多个异形弹簧、一载重指示内盖和一载重指示面盖;所述异形弹簧连接于所述轮毂与所述轮辋之间;所述载重指示内盖连接所述轮毂,所述载重指示面盖连接所述轮辋;所述载重指示面盖形成至少一观察孔。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载重指示功能的无充气弹簧轮胎,用于解决载重情况监视与轮胎抗扎防爆的技术问题,并且与现有充气轮胎具有高可替换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载重指示功能的无充气弹簧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传统车辆必备零部件之一,现今大多数车辆采用充气式橡胶轮胎。充气式轮胎发生漏气的概率较高,漏气则无法远距离行驶;并且充气轮胎一旦发生爆胎,将严重影响车辆安全。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充气轮胎故障的诱因中,异物穿破、车辆超载是两大主因。
而现有的弹簧轮胎中,弹簧的布置方式导致轮胎在车轴方向稳定度较差,如CN206664148U中提到的一种军民两用抗扎弹簧轮胎、CN210283794U中提到的一种模块化的弹簧内胎等,易发生轮辋的扭转。较为特殊的结构方式使得许多弹簧轮胎专利产品与现役充气轮胎并不兼容,且自身发生故障后需要整体更换或更换大零件,非标准的、大型的、制造难度较高的零件使用较多,不便于维护,如CN204322931U中提到的轮胎弹簧内胎、CN209290085U中提到的一种模块化的弹簧内胎等。更为突出的是,现有弹簧轮胎专利中无一具有简单清晰的载重监测功能,超载隐患依然存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载重指示功能的无充气弹簧轮胎,用于解决载重情况监视与轮胎抗扎防爆的技术问题,并且与现有充气轮胎具有高可替换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载重指示功能的无充气弹簧轮胎,包括一轮毂、一轮辋、多个异形弹簧、一载重指示内盖和一载重指示面盖;所述异形弹簧连接于所述轮毂与所述轮辋之间;所述载重指示内盖连接所述轮毂,所述载重指示面盖连接所述轮辋;所述载重指示面盖形成至少一观察孔。
优选地,所述轮毂包括一轮毂主体、一第一下套环和一第二下套环;所述第一下套环与所述第二下套环形成相互配合的第一限位卡榫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轮毂主体外围;所述第一下套环和一第二下套环分别形成多个第一弹簧固定孔;所述轮毂主体与一轮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轮辋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套设的一轮辋主体、一缓冲填充层和一橡胶胎面;所述轮辋还包括一第一上套环、一第二上套环和多个紧固螺栓,所述第一上套环和所述第二上套环形成相互配合的第二限位卡榫并通过所述紧固螺栓固定于所述轮辋主体的内壁;所述第一上套环和所述第二上套环分别形成多个第二弹簧固定孔;所述轮辋主体靠近车身一侧的内壁形成凸起的一限位环。
优选地,所述异形弹簧的外部轮廓呈圆台形,所述异形弹簧的第一端的内径小于第二端的内径,且异形弹簧的内径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异形弹簧的第一端形成一第一限位条,所述异形弹簧的第二端形成一第二限位条;所述异形弹簧通过插设固定于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孔的所述第一限位条连接所述轮毂,所述异形弹簧通过插设固定于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孔的所述第二限位条连接所述轮辋。
优选地,包括16个所述异形弹簧,所述异形弹簧8个一组设置于一平面内并均布于所述轮毂与所述轮辋之间。
优选地,所述载重指示内盖形成一螺杆,所述轮毂主体形成与所述螺杆配合的丝孔,所述载重指示内盖通过螺接于所述丝孔的所述螺杆连接所述轮毂主体。
优选地,所述载重指示面盖与所述第二上套环形成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并通过所述卡扣结构连接所述轮辋。
优选地,所述橡胶胎面外侧形成一橡胶耐磨层,所述橡胶胎面内侧形成一抗拉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86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