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配线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42837.1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元广;金华;彭磊;王晓潮;茧敏;陈虹兵;陈绍宽;柏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N3/12;G06F111/04;G06F111/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颜希文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轨道交通配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配线基础数据,根据所述配线基础数据确定原始配线方案,对所述原始配线方案的故障救援模型进行分类;
计算不同类型的所述故障救援模型的救援延误时间,得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并确定所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对应的第一故障救援类型;
根据所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和所述第一故障救援类型对所述原始配线方案进行优化,确定满足配线要求的目标配线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交通配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原始配线方案的故障救援模型进行分类包括:
根据救援列车类型和救援车组的运行方式将所述故障救援模型的类别划分为:后序列车正向救援、后序列车反向救援、后序列车反向救援、对向列车正向救援和前序列车正向救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轨道交通配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不同类型的所述故障救援模型的救援延误时间,得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包括:
根据列车故障救援作业数据和列车故障救援类型,计算所述故障救援模型的一次延误时间;
根据所述故障救援模型中救援的救援区段,计算二次延误时间;
根据所述一次延误时间和所述二次延误时间得到救援延误总时间,比较五种所述故障救援模型的所述救援延误总时间,得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并选择最佳救援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交通配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和所述第一故障救援类型对所述原始配线方案进行优化包括:
根据固定配线方案下线路各个区段的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建立下层规划模型,通过所述下层规划模型确定全线平均救援延误时间;
根据配线设置需求与约束构建上层规划模型,通过所述上层规划模型确定违反配线约束条件的惩罚函数;
利用所述全线平均救援延误时间和所述惩罚函数计算适应度函数值,通过所述适应度函数值构建遗传算法;
通过所述遗传算法对构建的配线种群进行优化,选出满足所述配线要求的目标配线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轨道交通配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遗传算法对构建的配线种群进行优化包括:
根据设定的种群数量,以各车站的配线类型为基因,构建车站数量为长度基准的染色体;
对所述染色体进行均匀两点交叉和单点变异操作;
通过轮盘赌选择所述染色体,进行迭代和重复,并通过所述适应度函数值和迭代次数判断所述种群是否收敛或达到设定所述配线种群的代数。
6.一种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救援类型模块,用于获取配线基础数据,根据所述配线基础数据确定原始配线方案,对所述原始配线方案的故障救援模型进行分类;
救援筛选模块,用于计算不同类型的所述故障救援模型的救援延误时间,得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并确定所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对应的第一故障救援类型;
配线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和所述第一故障救援类型对所述原始配线方案进行优化,确定满足配线要求的目标配线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轨道交通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筛选模块包括救援时间单元,所述救援时间单元用于计算不同类型的所述故障救援模型的救援延误时间,得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
包括:
根据列车故障救援作业数据和列车故障救援类型,计算所述故障救援模型的一次延误时间;
根据所述故障救援模型中救援的救援区段,计算二次延误时间;
根据所述一次延误时间和所述二次延误时间得到救援延误总时间,比较五种所述故障救援模型的所述救援延误总时间,得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并选择最佳救援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28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