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束跟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1107.X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6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曾千骞;罗烜;何飞阳;胡洋;郭凡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28 | 分类号: | H01Q3/28;H01Q3/34;H04B7/185;G06F7/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徐丽 |
地址: | 610002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中国(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束 跟踪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跟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测控技术领域,波束跟踪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天线载体的当前状态角、极化源转角和参考幅度,其中,当前状态角用于表征天线载体的姿态,极化源转角用于表征天线载体的地理位置变换情况;根据当前状态角和参考幅度,计算得到天线载体的基础相位和基础幅度;根据当前状态角和极化源转角,计算得到天线载体的目标极化角;根据目标极化角对基础相位和基础幅度进行调整,得到目标相位和目标幅度;基于目标相位和目标幅度对通信卫星进行波束跟踪,通过上述步骤,能够稳定的进行波束跟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测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波束跟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中的天线载体能够通过将通信卫星作为中转站进行大量通信数据的处理,这使得天线载体与通信卫星之间的通讯信号的可靠性、低成本性和稳定性成为了关注点。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线极化方式实现天线载体对通信卫星进行波束追踪以实现二者之间的通讯,然而这种方案存在着较多干扰因素,例如天线载体波束的极化方向与通信卫星的极化方向不一致引发的交叉极化干扰,都会导致接收信号质量降低。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稳定的波束跟踪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波束跟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跟踪方法,应用于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与天线载体通信连接,天线载体通过波束跟踪与通信卫星建立通信连接;
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天线载体的当前状态角、极化源转角和参考幅度,其中,当前状态角用于表征天线载体的姿态,极化源转角用于表征天线载体的地理位置变换情况;
根据当前状态角和参考幅度,计算得到天线载体的基础相位和基础幅度;
根据当前状态角和极化源转角,计算得到天线载体的目标极化角;
根据目标极化角对基础相位和基础幅度进行调整,得到目标相位和目标幅度;
基于目标相位和目标幅度对通信卫星进行波束跟踪。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前状态角包括当前波束离轴角、当前旋转角和当前极化偏角;
根据当前状态角和参考幅度,计算得到天线载体的基础相位和基础幅度的步骤,包括:
基于梯度跟踪算法分别对当前波束离轴角和当前旋转角进行调整,得到天线载体的目标波束离轴角和目标旋转角;
根据目标波束离轴角和目标旋转角计算基础相位;
根据参考幅度计算基础幅度;
根据当前状态角和极化源转角,计算得到天线载体的目标极化角的步骤,包括:
根据当前极化偏角和极化源转角计算目标极化角。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设备配置有天线角度生成单元和数字波束形成单元;
基于梯度跟踪算法对当前波束离轴角进行调整,得到目标波束离轴角的步骤,包括:
通过述天线角度生成单元生成初始离轴角和与初始离轴角匹配的当前步进量;
将初始离轴角和当前步进量相加得到待定离轴角;
通过数字波束形成单元对初始离轴和待定离轴角处理得到初始电平和待定电平;
根据初始电平、初始离轴角、待定电平和待定离轴角计算天线载体的当前梯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1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